《日落之前/爱在日落黄昏时》下载地址
- 磁力爱在日落黄昏时[国英多音轨+简英字幕].BEFORE.SUNSET.2004.『1080P蓝光』.DTS.5.1.X264 (9.08 GB)
- 磁力爱在日落黄昏时[国英多音轨+简英字幕].BEFORE.SUNSET.2004.『1080P蓝光』.DTS.5.1.X265 (8.74 GB)
- 磁力爱在日落黄昏时[共2部合集][简繁英字幕].BEFORE.SUNSET.2004.CC.『1080P蓝光』.DTS-HDMA5.1.X264 (17.21 GB)
- 磁力爱在日落黄昏时[共2部合集][简繁英字幕].BEFORE.SUNSET.2004.CC.『1080P蓝光』.DTS-HDMA5.1.X265.10BIT (10.17 GB)
- 磁力爱在日落黄昏时[共2部合集][中文字幕].BEFORE.SUNSET.2004.CC.『1080P蓝光』.AAC2.0.X264 (5 GB)
- 磁力BEFORE.SUNSET.2004.爱在日落黄昏时.双语字幕.HR-HDTV.AC3.1024X576.X264制作.MKV
- 电驴BEFORE.SUNSET.2004.爱在日落黄昏时.双语字幕.HR-HDTV.AC3.1024X576.X264制作.MKV (1.22GB)
- 电驴爱在日落余晖时.BEFORE.SUNSET.2004.HD720P.中英双字.MKV (2.05GB)
《日落之前/爱在日落黄昏时》下载地址
《日落之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电影完整版剧情简介:
导演: 理查德·林克莱特
编剧: 理查德·林克莱特 / 朱莉·德尔佩 / 伊桑·霍克 / 金·克里桑
主演: 伊桑·霍克 / 朱莉·德尔佩 / 弗农·多布切夫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法语
上映日期: 2004-02-10(柏林电影节) / 2004-07-02(美国)
片长: 80 分钟
又名: 日落巴黎(港) / 爱在日落巴黎时(台) / 日落之前 / 情留相逢时 / 爱在日落余晖时 / 爱在日落黄昏前
IMDb链接: tt0381681
爱在日落黄昏时的剧情简介 · · · · · ·
九年前,杰西(伊桑·霍克 Ethan Hawke 饰)与席琳(朱莉·德尔佩 Julie Delpy 饰)在火车上不期而遇,怦然心动。在维也纳渡过疯狂而又浪漫的一夜后,他们在日出前分手,并相约在维也纳重逢。
九年之后,杰西已成为畅销书作家,而席琳则是法国环保组织成员。杰西在新书里娓娓道来的,正是九年前的浪漫夜晚。在巴黎促销新书时,杰西与席琳在书店相遇,然而他们只有一下午的时光相处,日落之前,杰西要乘飞机赶回美国。两人在午后的巴黎街头散步,在美丽的护城河上泛舟,无所不谈,兴致勃勃。可是就像命运的捉弄,快乐的时光像烟花一样醉人却短暂。
杰西对席琳一送再送,难以忘情;席琳用吉他和歌声,怀念着内心深处的爱恋。太阳就快落下去了,杰西就要误了飞机,又或许他更不想错过的,是命里注定的缘分。
《日落之前/爱在日落黄昏时》下载观后评论:
久别重逢之后,为了彼此的体面各自说出一次又一次谎言,以掩饰自己对曾经这段感情的在意,它藏在小说的字里行间,藏在一首不肯唱起的歌的背后。让自己忘记是为了远离错过带来的遗憾与痛苦,然而只需一个瞬间,曾经的一切就会悉数想起。正因为曾体会过浪漫,现在所经历过的不顺利的感情生活才会让自己更加难以忍受,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因为在意而成为了两者间过得最糟糕的那一个,真实却在确切重逢后才正式揭开。一部虽然不看前史也行但看过会体验更好的电影。我相信他们这次不会再错过彼此,虽然看起来他们只适合邂逅,浪漫之后是无数次出于包容而克制住的争执与理念的不合。有时看一部电影会希望主人公往后幸福美满,可这些苦痛太过真实,以至于多少有些洞悉未来的感伤,那只能愿在九年又九年之后,哪怕有过无数次争执,他们仍能找回初遇时的心动。
这系列真好,对演员自身也是一种奇妙的感动吧(关于年龄 关于那个阶段的处境等)全片都只是在互相交换信息 和谈论一些有趣的话题,可就是这么的吸引了我。看完两部之后我都不怎么记得他们的名字,只记得短暂且永恒了的浪漫爱情... 他们坐在车上 我才知道女主原来还有那么多没说出来的内心想法,在前面女主说自己忘记了当时的一些细节等 我还真的以为是这样。女主的房子很喜欢,感觉太适合在那里享受书 CD 咖啡 电影了。忍不住截图的电影,以后忘了就再来一遍。啊时间真快 感觉他们是这么只见一面就可能被占据一生的记忆。所以已经高于爱情咯?作为观众的我 有种“激动到想一口气把我内心所有话都说给你后的快活。”对了,那个司机等得焦灼了吧。在电视机上看,不开灯,空调22度,窝进沙发里,舒适得不行
这部的对白很经典,很感人,简直就是我的心声……我为你耗尽了余生的热烈,可是你选择登上火车,与我永远地错过;于是我将自己埋葬在那个站台,即使我行走世间,却心如枯木。ps,此去经年,偶然重逢,这是我多么喜爱的场景。或许这和我心中遗憾有关,每每看到错失联系方式的情节,我总能想起Marco,那个开朗又纯真的克罗地亚男孩。那是我第一次拥有超越国家和民族的友谊,第一次发现原来不同种族的人们也可以彼此理解、彼此共鸣。我总能想起克罗地亚的海岸线和大教堂,男孩女孩们柔软的金发和湛蓝的双眸,他们的烤薄饼和感恩节巧克力蛋……可是现在,我再也找不到他了,再也找不到,我将他永远永远,永远的,失落了。
看爱在三部曲的时候时间真的过得好快啊,明明只是在不断地行走和交谈,时间却好像一瞬间就过去了。巴黎啊巴黎,真的是浪漫的代名词吧。其实把男女之间的故事说得直白一些就是男女之事。但是在性之前可以有很多,也可以什么都没有。Jesse和Celine的重逢在电影刚开头的时候其实是有点难以接受的,仿佛一期一会的独一无二被打破了,但是他们一开始交谈,事情就又变得那么顺理成章,他们值得重逢,他们理应重逢。像沈从文说得那样,对于人间的美,我也没有办法从伦理的角度来欣赏。我也相信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办法欣赏这样的电影的。不过爱这一系列电影的每个人却都能从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与性别无关,跟思想有关。
干嘛要拍第二部,那种得不到的魂牵梦萦的充满浪漫憧憬的感觉不好嘛。再遇前缘,那种失约的遗憾得以弥补,可以理解那种情绪,那种恨不得秒针按照时针走的情绪,谈过恋爱的都懂嘛。嘴上说着对于当年是否赴约不在乎,却又对对方赴约刨根问底,对于对方甚至曾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而悔憾。然后又是一大堆密集对白,并夹杂着导演对环保、政治的私货。第一部已经看出来他们在很多事情上和文化上存在分歧,第二部更甚,女主因为教育和工作经历偏向于左派,而男主则属于墙头派,很多时候根本不作正面回答,甚至尬聊。唉,性吸引大于一切啊,结尾还是滚床单。
重逢。其实挺意外Jessie赴约维也纳的,如果换作是我,我有多大可能漂洋过海把一个梦一样的日子当真呢。结尾定格的那一刻很妙,是Jessie谜一样的表情,余味无穷。说起来第二部应该是最难演的,当重新见到曾经在梦里爱过的人,九年,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和表情呢?给演员们鼓掌。另,Celine在第二部瘦削,第三部松弛发福,真的给人一种中年妇女危机感。当然审美是多元的,身体是自由的,可我绝不希望自己被献祭给家庭,我不要失去我自己的超越和自由。“我想再听到你唱歌的样子。那才是我不顾一切抛下所有来找你的原因。”
我想跟你在塞纳河上一边看着巴黎圣母院,一边漫不经心地聊着雨果和法国大革命;一边试探性地开着无伤大雅的玩笑,一边从自己的生活聊到价值观;一边试着忘记九年前那刻骨铭心的邂逅,一边重温着那肌肤相亲的浪漫温存;我轻描淡写地略过维也纳12月那场风雪中的遗憾,掩饰着自己在婚礼当天看见你的错觉,我不止想把你埋在心底永远成为过去,我只希望融入你的生活,让它变成我们的生活。但话到了嘴边总会藏下疑问,压抑着歇斯底里的好奇,只剩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那晚他为了给我送一刀的零钱,把车停在了禁停区。回到家我们一边吃麻辣烫一边看爱在第一部,那时候我们还在Redfern,阳台能看到悉尼的夜景,很美。看完电影,我想,是不是我也能遇到即使记不住对方名字也能讲个不停的人。后来,他带我去了很多地方,不记得路的名字,只记得我们在不停的讲,大多时候我可以讲到凌晨五点。再后来我离开了,没再遇见,也没敢看后面两部。直到今天看完,我发现,我仍然能遇到让我讲个不停的人,但是已经没有麻辣烫和悉尼的晚风。
我看的第一部纯对话的电影。男女主九年后再别重逢,却都对那天的细节如数家珍。她装作不记得,其实是在掩饰她记得太清楚。我觉得有趣的是,故事一开始就因为男主要去赶飞机所以一直在倒计时,一直拖着拖着,最后毫无悬念的飞机要晚点了。女主就是我很喜欢的那种会感受生活的人,记得生活中美妙的细节,所以每一天都是新的。遇到灵魂伴侣真的好难,年轻的时候找一个聊的来能够深入话题的人就很难了。人都会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激情是有限的,生活总是平凡的。
第二部了!个人更喜欢第二部!连个人都比以往更成熟了,一见面还是一见如故,大量的长镜头对话美好又朴实。电影里的每个台词都会让我感同身受,就像生活一样。生活来源于艺术,生活却往往比电影更艰难。对方记得对方了九年一直都没忘记那一夜那一天发生了什么,就像celine说的人都是有每个小美好拼凑而成的一样。他们真的是意义上的soulmate了,最后结局是开放式结局,也希望他们有好结局吧!!好爱这第二部的感觉,舒适且安逸。
外国人好容易变老哦第一部女主超美。第二部女主变得神经质 焦躁了男主结婚却不幸福。果然时间带走的不止有容颜。大家都显得疲态了,对生活对工作对人生对爱情的憧憬都变成了鸡毛一地,不开心凑合着好像是每个人的人生常态,我以为你过得好,你也这样觉得,可近看才发现对方人生的斑驳。我只是觉得人生越往后走,愉悦就越剩越少,那些曾经向往的事情到头来竟然没有给人生带来哪怕辅助性的安慰,失望与忧郁更多。这也是三十岁人生的常态吗?
第一部的浪漫被消解掉了,这部更像是现实对于爱情本来面貌的揭露。时间充淡了一切,你写了一本书,她唱了几首歌,为了描述那个无比怀念的夜晚。然而就是眼前的这一幕,听着她为你写的歌,是华尔兹也不能翩翩起舞。“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眼前,再美妙仍然抵不过9年前的那个夜晚,好像那晚的星星都陨落了,月亮都沦陷在你眼里了。“危险的事物固然美丽,她才不会骑马归来。”
很励志。命运先让他们尝到甜味,却不会提前告知他们这就是最甜了。再给他们设置障碍,奶奶葬礼于是鸽了,音讯全无于是结婚了,赶航班于是时间紧迫了。想要吃到甜果子,总是要自己争取。九年前彼此都不知道这就是九年中最甜的一颗果子了,九年后既然已经知道了,那就不要放手了。如果九年前就在一起呢,那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这就是最甜的那一颗了,甚至是早熟青涩,或是提前腐败。不知道的时候就去尝试,知道了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