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电影完整版剧情简介:
辛亥年间,日本逼袁世凯(英若诚 饰)签订卖国“二十一”条,袁世凯不顾国人反对,屈从签约。由此引发全国抗日风潮,袁派兵血腥镇压。云南起义将领蔡锷(王心刚 饰)目睹袁世凯倒行逆施,准备进行讨袁起义。名妓小凤仙(张瑜 饰)倾心蔡锷威名,却始终走不进蔡锷内心。一曲“高山流水”琴曲,终吐自己凄惨身世和除贼心愿,彼此览对方为知音。起义前夕,小凤仙为掩护蔡锷不幸入狱。蔡锷在云南打响讨袁第一枪,各省联袂而起,窃国大盗袁世凯郁病而亡,随着讨袁护国战事结束,劳尽心力的蔡锷也客死异乡。正在抚琴的小凤仙望着突然崩断的琴弦,猛然意识到什么......
《知音》下载观后评论:
蔡锷、小凤仙。还有首歌的。“辛亥年间,日本逼袁世凯(英若诚 饰)签订卖国“二十一”条,袁世凯不顾国人反对,屈从签约。由此引发全国抗日风潮,袁派兵血腥镇压。云南起义将领蔡锷(王心刚 饰)目睹袁世凯倒行逆施,准备进行讨袁起义。名妓小凤仙(张瑜 饰)倾心蔡锷威名,却始终走不进蔡锷内心。一曲“高山流水”琴曲,终吐自己凄惨身世和除贼心愿,彼此览对方为知音。起义前夕,小凤仙为掩护蔡锷不幸入狱。蔡锷在云南打响讨袁第一枪,各省联袂而起,窃国大盗袁世凯郁病而亡,随着讨袁护国战事结束,劳尽心力的蔡锷也客死异乡。正在抚琴的小凤仙望着突然崩断的琴弦,猛然意识到什么”。
小凤仙的角色有点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感觉,民国武将蔡锷一曲高山流水,不少文人风采,瞬息万变的政局中从互相试探到肝胆相照,情感体现在影片节奏里还是很古典的。一曲知音不由想到《色戒》里的《天涯歌女》,不同的是一个说我不能向你吐露真情却从此真情流淌,一个似是情意绵绵却终究痛下杀手。也是,一个是善于看人敢于倾吐仰慕以血红日的女子,一个是无奈被推上命运的浪涛敏感于些许温存的女子,与动情之人的立场也终究有别。
袁如果不死,是否就不会有中共一大、国民党一大、国共内战、日本侵华......?没有如果。成王败寇。「历史」带有偏见,西方五国列强函告袁推迟帝制、否则他们将不承认其政府?不符合利益嘛.....谁做不都......是一出猴戏,演的像那么回事儿不就好了。就差个「帝国」、「共和」、「联合王国」、「合众国」之名的区别吗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袁世凯恢复帝制的大框架下,将一代名妓与名将间的英雄落寞,美人迟暮,表达的非常之感动。这段知音相惜,高山流水,让人倾羡不已。此片拍摄于八十年代之初,此时已经在逐渐脱离前二十年惯常的脸谱剧,人物层次也开始丰富起来,此片在今天去看,仍旧余辉尚在。在当年,想必亦是引一时风流。
小凤仙自蔡锷将军去世后,先嫁给东北军的一位师长,从北京移居沈阳。师长死了,她改嫁给一位姓陈的厨师,住家于沈阳市一座平房里。邻居叫她“陈娘”。解放军占领沈阳。这年小凤仙已48岁。先是进一家被服厂做工,以后给人当保姆。文革时她年过70,丈夫已死,孤苦伶仃。1976年,76岁之龄病故。
两个人儿都太美了,此片不仅古雅,有着浓厚的中华文化的底蕴,而且还有现实意义。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从来要的就是一个真正的共和国!不是专制,这是中国一百多年以来唯一的追求,你只有往这个方向努力,岂能开倒车?!敬蔡将军,更敬识大义的“奇女子”小凤仙,让这个故事世世代代传下去……
服化道美好。美人泪,英雄血,剑胆琴心,动如参商。编剧名华而实,古琴演奏李祥霆,导演有谢铁骊陈怀皑加持。感情不浓烈,倒是颇有古意。人物形貌基本按戏曲三国来的:松坡即是周郎,袁宫保就是曹操,那袁克定便当了一回蒋干。拔剑南天,长风绕旗,想了这么多年,今天总算是看过了。王心刚老师有文气。
厅堂、言语、人与人含蓄的距离、风度里的斯文和教养,隔着动荡岁月有《早春二月》的味道,尽管“护国护法”题材看起来远大于革命青年的迷茫与出走。风云是背景,风月里有性情,也许这是当年艺术家按内心愿望结构的传奇吧。史料里蔡锷和小凤仙并不如此,风尘女一厢情愿的知音禁不住时光磨砺,不耐打量。
有蔡锷那样的男人,做小凤仙亦不为憾了。布景,道具,镜头,群演,一切确实都是大制作。然而不知是由于对政治历史不甚了解,还是由于配音,还是由于拍摄仍偏框架化,我始终无法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末代皇帝”“霸王别姬”“饮食男女”带给我的感受确实不可同日而语。可能编剧上还得花点功夫。还
谢铁骊掌舵,陈怀皑辅佐。二人深谙中国古典文化,无论是意境营造还是细节塑造,都显现出细腻、幽远的民国意境。“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借风云人物的感情线重塑历史变幻,这种对电影与历史的双重探索值得肯定。王心刚演艺生涯后期的代表作,为戎马一生的将军增添了几分文气,想不出同时期谁比他更合适。
“不信美人终薄命,由来侠女出风尘”蔡锷送给小凤仙的对联。蔡锷在日本福冈大学医院去世后,小凤仙痛不欲生,写下挽联:“谁识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后来,小凤仙改名“张洗非”平淡度日直至死去。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大时代的背景也造就了这样的故事。如今又有谁做得出来?等得了爱?
英若诚戏骨没得说,王心刚老当益壮,见惯他又红又专的热血形象,演蔡锷这儒将范儿却是火候真好。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考虑拍摄年代,别用现代眼光去苛求,整部片子朴实尽心,听听那端庄台词,看看那诚恳演技,再闻闻这老电影的味儿,有够酽。
王心刚塑造的蔡锷应该是一众版本里最好的。别的版本要么匪气过重,要么儒风十足。但这一版的蔡锷风神宛转却不失慷慨,貔貅坐拥诗书将,论兵齿颊带风霜。 不过王心刚还是老了,再加上妆又太厚,镜头一拉进,总感觉是老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