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剧情片
美国小说

美国小说

  • 豆瓣评分:8.1
  • 片长:117分钟
  • 导演:柯德·杰弗森
  • 年代:2023
  • 地区:美国
  • 类型:剧情 / 喜剧
  • 语言:英语
  • 编剧:柯德·杰弗森 / 珀西瓦尔·埃弗雷特
  • 影片别名:
  • 更新时间:2024-02-10
  • 上映:2023-09-08(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 2023-12-15(美国)
  • 主演:杰弗里·怀特 / 翠西·艾利斯·罗斯 / 约翰·奥提兹 / 埃里卡·亚历山大 / 莱斯利·格塞斯 / 亚当·布罗迪 / 凯斯·大卫 / 伊萨·雷 / 斯特林·K·布朗 / 迈拉·卢克利希亚·泰勒 / 雷蒙德·安东尼·托马斯 / 奥基里特·奥诺多瓦 / 米利亚姆·肖尔 / 迈克尔·西里尔·克赖顿 / 派特里克·费斯克勒 / 尼尔·勒纳 / J·C·麦肯泽 / 詹·哈里斯 / 贝茨·怀尔德 / 迈克尔·吉布林

《美国小说》下载地址

《美国小说》电影完整版剧情简介:

以出版行业的角度聚焦将“少数群体的声音”进行商品化。

第9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尼科斯·卡拉米吉斯 / 杰梅因·约翰逊 / 柯德·杰弗森 / 本·勒克莱尔 第81届金球奖电影类 最佳音乐/喜剧片(提名) 第7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柯德·杰弗森

《美国小说》下载观后评论:

我要给这部打五星因为于戏里戏外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它太聪明了,聪明得有些狡黠,每一个被represent、但又被misrepresent的人都会明白,misrepresentation是一种更可恶、让人更痛苦的under representation;人的痛苦并不都有肤色和取向,每一种创伤都是一道独特的伤口,当你凝视【他们】的伤口,你在凝视什么呢?你只是在借着这个lens观看你最爱的trauma p*rn,我们的生活不是你的戏剧…生活也许就是如此,五个人的组委会里,即使权利上位者大发慈悲地纳入一个我,也只是绝对或相对少数服从多数的区别。真的有受到鼓舞:再也不要尝试依附权利上位者的话语权来保护自己、轻信任何标签化a/ctivism的narrative,说任何要说的话,现在,立刻,必须要说

最脱离的是,现实里只描述少数族裔苦难历史的书并不可能成为bestseller,反而是yellow face或这部电影这样的,通过代表性的问题批评白人至上的才可以。电影或许有过于沉浸于男主的视角/文学观的问题,但有两个瞬间揭穿了这一视角的不可靠性:当他打电话说不觉得race是个真问题自己的新书不写黑人故事但转头打的出租车就被白人截胡了;结局他的电影终于卖给了好莱坞,但当他走出摄影棚,原来的plantation annihilation布景就被撤走,原来black slave演员坐在街边对他比了一个手势—就如同DEI流于表面的问题一样,好莱坞只需要“一部”black film,导致了他们之间排他竞争的关系。而说到底,全家都是博士遭遇中年危机的精英黑人男主,到底是否能够垄断好文学的定义权呢?

3.5星,属于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电影。优点当然是这个premise,真的很讽刺很好笑,表演也是一流的,White人间值得。但缺点完全在剧本的结构和成片的节奏上,基本就是属于那种有了一个很牛却不足以支撑一部长片的idea之后绞尽脑汁要填满空白(本片的选择是用大量和主线关系有限的原生家庭戏份)。但更糟的是,这个idea只是一个setup,并没有第三幕的solution,于是一拍脑门自作聪明的想了一个戏中戏的开放式结局。可以说,这些问题都是因为这是编剧/导演的长片处女作,缺乏经验所致,假以时日我觉得他会进步的。当然,这部电影所获得的完全out of proportion的压倒性肯定,跟本片表达的观点如出一辙,有点讽刺。

本以为会睡着结果意外看得很专心。嘲讽美国的政治正确其实并不真正关心黑人的生活,只是为了满足白人的“善心”与“包容”。由白人决定的奖项还要说这是“the black voice”,最后被枪杀的设定更是黑色幽默到我在影院笑出声。镜头语言差,支线破碎(这也是打四分的原因),但这些都不妨碍主旨的精彩。我们在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宣传多样性,我们批判我们质疑,所有的自由与运动都是在霸权阶层允许下,展示给他们欣赏的橱窗showroom而已。很好笑的是,影院里几乎都是白人,大家笑得很大声;黑人在荧幕上大声讽刺着白人把戏;而黄种人,就是片场那个端茶倒水的助理,不是主角,不是反派,不是观众,不是评审,不被尊重,也不被看见。

9/10。提名都能视为奥斯卡对前几年xjb颁奖导致的遗嘱们的道歉。电影有时候也常常负责提出问题:当种族问题在黑命贵掀起的政治正确的正确中,有人走得太过(白女学生),而有人以“历史受害者”的身份实则在以消费苦难和迎合刻板的姿态享受种族福利(里面的黑人女作家)。某种程度上,白人的关注虚情假意且从未正式过黑人的历史,而很多褒奖也宛如施舍一般(你们还想让我们怎么样)。事实上如同男主一家这样高级知识分子且中产阶级的黑人,几代人的奋斗无非只是想成为普通人而已。而美国小说所尝试探讨,反思和抨击的,正是芭比们所正在尝试的。我有多喜欢美国小说,我就多讨厌芭比。

竟然是一个冲奥配方产物,少数群体+明嘲暗讽+一些好演员=奥提。对出版业和对好莱坞的讽刺未免也太过时、老套,2015年就已经有《无为大师》了。Master of None Season 3 、Better Things不都一直在讲文字创作者这档子事吗。同样的故事和人物,唐纳德·格洛弗绝不会这么拍,乔丹·皮尔也会有更尖锐直接的东西,甚至米凯拉·科尔也会写出更有趣的台词吧。结尾耍点小聪明糊弄事情,镜头拉高,是不是想起《爱乐之处》《巴比伦》《好莱坞往事》甚至《曼克》啦?想起就对了,快给他一个奥斯卡吧。

难得的佳作,颇有点《绿皮书》的感觉。本片讲述了一个高知上流社会的黑人教授Monk为了抵制白人对黑人的刻板印象,故意写了本讽刺小说,本想打脸白人精英,结果反而因为成功刻画黑人底层出生、父子反目、少年犯罪的刻板印象而被推崇肤色多元的白人捧红的故事。作为常年的异乡客,每逢自我介绍,总是颇感为难,既想彰显民族自豪感,又怕对方马上给我套上刻板印象。这种扭捏极少被搬上好莱坞荧幕,但却十分精准地被这部电影呈现了出来。 剧情精巧、台词幽默、笑点不断、既有深度也有爆米花??剧的快乐,可谓完美,十分推荐!

太讽刺了!黑人疯癫片可太有意思了,从开头就是!家庭线蛮碎的,不过还好点出了男主的刻板印象问题和后知后觉,大家都在揣着明白装糊涂呀。事业线极尽嘲讽之能事,一本垃圾书就因为满足了人们的印象和zzzq就能叱咤风云荣登宝座,写文学还不如写垃圾,迎合市场那叫专业,赚白人的钱难道不是康庄大道吗?真想看看黑人白人共享盛世后泡沫消失的场景,属于看完了也不会留下什么的“迎合市场的影片”,这点和白人的《don't look up》也没什么两样。FUCK!

轻松、幽默、高级!从某种角度说这是一部黑人(有色裔)电影,但它又一点都不黑,反而更像一部很白的片子。调侃讽刺米国特别白左对黑人的各种刻板印象态度,在文学界,在电影业(主要是好莱坞)的各种浮夸又浅薄的行事作风。但又处理的幽默轻松,没有粗声大气,没有苦大仇深。剧作的呈现很高级,表演的松弛感恰到好处,同时整个片子前期弥漫的悲伤气息在被个玩笑之作成功开挂翻转后逐渐变的让人异常温暖和舒适。结尾的处理也很点睛。一部很成功的小成本优秀剧作电影。

Such a fun and heart-warming comedy which uses diversity as a machine for laundering progressive white guilt. A satirical kicking on the ridiculous reality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gets itself into.

单以最负盛名的奥斯卡这一学院奖来说,2023年最佳影片《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是华人移民的故事,2022年《健听女孩》(CODA)关注听障家庭,2021年《无依之地》(Nomadland)讲述以房车过着“游牧”生活的老年女性,2019年《绿皮书》、2017年《月光男孩》聚焦黑人生活,2018年《水形物语》中的两栖人更隐喻着“少数”的他者。

8.0,《美国小说》跟之前的《绿皮书》一样,用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讨论了种族议题,并对白人主导社会刻画下的黑人刻印象进行了抨击,巧妙又有力度,但又没有走向极端,电影里面对“好书”标准的讨论很有趣,艺术本身就是主观的,描述黑人苦难家庭生活经历来迎合白人white guilt的书就一定是毫无营养的垃圾吗?打破常规标签描写不同角色,堆砌华丽词藻和长篇大论的书就一定蕴含着深刻哲理吗?

很幽默,很有趣。将各种各样的社会议题溶于恰到好处的诙谐讽刺之中,整个电影节奏舒适轻松,却又能够让人从中去思考、去了解当代的社会是怎么样的。我们还是没有摆脱“刻板印象”的怪圈,以及人类的自以为是与傲慢,所以人类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无趣。最后,如此好莱坞式的结局,让所有看电影的人应该都能够会心一笑,这不就成功了吗?这就是这电影要给的效果,幽默的讽刺艺术运用到极致。

资源来自于互联网资源,虽提供完整版全集但不参与影片上传于录制,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合法和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Copyright © 2008-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