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之旅》下载地址
《重金属之旅》电影完整版剧情简介:
主演:Tom Araya / Alice Cooper / Ronnie James Dio
导演:Sam Dunn Scot McFadyen
语言:英语
地区: 加拿大
编剧:
类型:纪录片 / 音乐
上映时间:2005-09-14
别名:
用户标签:纪录片,重金属,摇滚,音乐,加拿大,记录片,重金属之旅,金属
片长:USA: 96 分钟 / Canada: 96 分钟(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Canada: 96 分钟 / Australia: 98 分钟
imdb编号:tt0478209
2005年,一部火力生猛,恭身向金属乐致敬的铁血记录片----Metal: A Headbanger’s Journey 掀起全球重乐狂潮,所到之处无不赢得万千金属死党泣血膜拜。伴随着被光线利刃永久镌刻于菲林之上隆隆的金属号角,影片横扫欧美大小电影节若干。从伦敦到奥斯陆,从鹿特丹到华盛顿,无数戏院因为影片的公映而相继沦陷。当影片在多伦多电影节亮相时,翘首已久的乐迷影迷更是将放映大厅与演出现场混淆,沸腾场面紧邻混乱边缘。
影片导演之一,“自从出生后便开始痴迷金属乐已有30余年”的加拿大人类学家兼电影人Sam Dunn与他的搭档---- Scot McFadyen,Jessica Joy Wise,历时两年时间将这部影片由构思变为现实,Sam的双重身份使得这部电影不仅仅成为了一场金属音乐的撒欢庆典,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赋予了该记录片立足于社会学层面之上的使命:追寻金属文化发展本源,探究公众与金属音乐的联系,深入金属文化为何导致狂热与误解的关键重心。力求详实的为人们打开了展示金属音乐这种外表直接但内核纷繁复杂的艺术形式的首扇窗口。
在影片的第一集与观众成功见面后,时隔一年,我们激动地得知死硬派制片/导演Sam Dunn,Scot McFadyen与Jessica Joy Wise已再度聚首,三位一体准备卷土重来,拍摄影片的第二部分----亚洲集锦。因为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群与他们同样流淌着热血的金属战士,在与一直鼎力支持本土金属音乐发展的[重型音乐]杂志取得联系后,摄制组原班人马决定亲临北京,在11月10日的演出现场,用他们的镜头与[重型音乐]杂志一起见证与记录中国金属乐坛的现状与发展,首度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金属音乐的力量与魅力。
《重金属之旅》下载观后评论:
人类学小哥做的纪录片。就像进入一个异文化并研究它。金属圈内部local角度。歌词和视觉包装上的魔鬼崇拜、恐怖并不是有些乐手真正推崇的,而是被借来烘托乐曲意象的,极端金属乐曲本身在物理上带来的就是恐惧感。另一方面撒旦的反叛和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超人哲学与重金属天然亲和。大多数时候是反叛所借助的口号,并非认真的。但也有认真搞撒旦崇拜烧教堂的挪威黑金属,这就是义正言辞的邪恶了。吸睛的、娱乐的赤裸血腥鬼魅还是有点浅薄低俗。这部片代表的是乐迷群体的视角。希望看到反对金属角度的和金属与主流批评的正面交锋。
感动,不管多少次谈起这个,我都觉得我被金属乐拯救了…如果不是金属给我的力量,我还会进一步的被父母操控,压抑自己的情感。甚至可能会在某个时刻崩溃,毁了自己或伤害别人,毕竟沉默太久,不是死亡就是爆发…摇滚是关于自由的,尽管看起来对有的人来说不堪入目,但你必须承认,它让人释放情绪,可以延缓满足,给积蓄过度的能量找一个合理的出口。金属乐本身是文明的象征,是死亡欲力的升华表达,是时代呼唤的产物,包含着对存在本身的关切,很大程度上也维系了社会的正常运转
摇滚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喜欢金属,喜欢新金属nu metal。。。旋死金的大敌的安姐牛B,当年第一次看到就觉得神一般的存在的女子,可惜退了,看不到现场了,上两个月因为度假还错过大敌的演出,郁闷啊。。。不过毕竟还没到死忠粉的程度,否则真的应该去德国wacken音乐节啊,超酷的。。。还有采访到“金属礼”的创造者呢?。。。那烧教堂的挪威黑金真的当真了,好可爱
重金属音乐的前世今生,80年代确实是重金属音乐的黄金时期,当年在琴行练琴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看了很多国外重金属乐队的演唱会,年轻的心热血沸腾,从那以后每天10个小时疯狂的练琴,就想着有朝一日能在舞台上释放自己的青春。毕业签名册上同学们纷纷留言想来看我的演唱会,导致我毕业后真的迷茫了。最后迫于家庭的压力选择了比较热门的计算机专业,现在从事影视相关工作。
人类学家做的纪录片,除了基本的介绍(原来金属与古典也有渊源),还有很多有意义的追问,谈到了金属是一门多么masculine的亚文化,不同流派的文化渊源(华丽摇滚,挪威黑金,死亡金属etc),以及在保守人士里引起的惶恐和不安。自己称不上金属迷,我会喜欢金属乐的愤怒和力量感,但是邪恶和黑暗侧面并不吸引我。最后的导演的话值得五星。
35年前黑色安息日第一次弹出魔鬼的音符,至今重金属文化仍旧生气勃勃。聚集了新一代的乐迷,老一代则更强壮。但我这趟旅行是为了问一个问题?重金属为何不断被定型被驱赶和责难?我越来越清楚的是,重金属触及我们不愿正视的事,颂扬我们经常否认的事,耽溺我们最害怕的东西,所以它永远是边缘人的文化
非常好,大概因为导演本身是金属迷的关系,比较能抓住金属文化最特质的东西。非常电影中的观点,金属就是一种边缘文化,它无法要求每个人都接受,我身边还有四万个金属乐迷,不多你这一个,太赞了。还有挪威那群烧教堂的黑金,真的很萌啊,烧教堂烧的理直气壮也是酔了
学人类学的导演拍的重金属纪录片。看得我太有归属感了!狂热的重金属迷,有对它的忠诚信仰,比如为所有边缘人创造的一种共同体;也有批判视角,比如早期重金属界的性别歧视问题。最燃的一句话是「它不批评我,不评论我,只是永远在那里陪伴我」唉,真哭了!
太他妈有共鸣了!果然是金属党必看之作!金属给我力量,给我慰藉,给我兴奋和希望……如极度不爽的时候听那些极端残暴的,想象把那些讨厌的人和事全部碾压真是太爽了!当然也有很多正能量的东西,所以真爱永远是维京和旋律(旋死?)吧,太黑的真心受不了。
希望和归属。它不批判也不评价只会在那静静的陪伴。没有你,我们过得也很好。重金属为何不断被定型,被驱赶和责难?它触及我们不愿正视的事,颂扬我们经常否认的事,耽溺我们最害怕的东西,所以它永远是边缘人的文化
作者的勇气值得称颂讲了边缘音乐重金属摇滚的故事起源环境审判死亡与暴力让我们又多了解了一种文化现象它那样刚猛以至于女人很少玩重金属那么多年轻人的钟爱又使它出现许多分支不知为什么那个魔鬼角手势过目难忘
时长限制了许多话题的深入,很多部分也只是仅仅涉及皮毛罢了,不过作为纪录片对金属乐的历史的一个解析也算是非常有条理有规划的。被结尾那段话感动到了,我们压根不在乎你们怎么看我们,fuck you.
几个感觉,第一,翻译不是金属乐迷。第二,爱丽丝库帕有丢丢不要脸啊~第三,活结面具越来越丑。第四,看见排队的众多DIMMU BORGIR乐迷,感觉国外乐迷装逼的伪黑金属也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