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迪特想要飞》电影完整版剧情简介:
主演:Dieter Dengler / Werner Herzog / Eugene Deatrick
导演:沃纳·赫尔佐格
语言:英语 / 德语
地区: 法国 / 英国 / 德国
编剧:Werner Herzog
类型:剧情 / 纪录片 / 传记 / 战争
上映时间:1997
别名:小迪特想要飞
用户标签:纪录片,德国,赫尔佐格,Werner_Herzog,WernerHerzog,德国电影,战争,1990s
片长:80分钟
imdb编号:tt0145046
赫尔佐格一部受到广泛称赞的纪录片。关于一个为美国空军在越南当飞行员的德国人,却成了寮国战俘的真实故事。
《小小迪特想要飞》下载观后评论:
6/10。开头中启示录引言显示对生存的渴求,迪特向纹身师表达对设计图的不满,因为这个图案没有表现出求生欲,紧接回忆中他饿昏在地看见幻觉时,许多马飞奔出一扇巨大的门,在迪特家中多次呈现他关门的动作,闯出考验生死的大门就能得到新生。赫尔佐格认为纪录一个追梦者比控诉战争本身更重要,大量的虚构、情景重现以发掘狂喜的真实,惩罚段落中迪特示范躺下睡觉时四肢被木桩捆绑,叠印随之带入到迪特梦中在飞机残骸穿梭,用虚构的梦境中断完整的叙事,避免情绪化;当迪特被越南兵枪指着、手绑身后,驱赶进丛林,或者被逮回村子后,活泼的小孩和一脸麻木的村民站在迪特身旁,虽然都是假的,但运动长镜头下的迪特表情不适。赫尔猎格还刻意用高俯拍摄水坑边的迪特,大树盘根绕结把人衬托得渺小无助,让观众迅速沉浸到迪特想要喝水却被抓住差点溺死的体验。
赫尔佐格曾说他电影里的几乎每个人物都是他自身的投射。迪特因为想要飞翔,所以不顾一切去参战,死里逃生后依旧要继续做自己飞翔的梦想。像极了赫尔佐格电影中的几乎所有存在,菲茨考拉多不管不顾要在丛林里建起歌剧院;阿基尔寻找黄金城的热望;以求死的决绝姿态奔向内陆的企鹅。从慕尼黑徒步到巴黎,坚持下去,完成它,就可以救艾斯纳的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cuz little Dieter needs to fly, those people are professional dreamers. Herzog is and will always be my favorite director, he inspired me in so many ways. 还是我呢句话,世界上应当有一种精神被命名为荷索精神。
4.7 看完片子之後翻出了荷索談電影的相關訪談段落出來讀,發現有幾處他主動設計的地方正是我感到情感有些不自然的地方(分別是反手綁起的那句台詞和水母段落)但關於關門的那段真是令人印象深刻。沒想到Dieter對荷索的影響如此之深以至於多年後他要再拍一部《重見天日》。本片航拍很美,音樂略顯多,但呼麥那幾段運用的很棒。雖說這部紀錄片加入重現手法的方式讓本人進行演繹,紀實的同時還加入了一些無關真相虛實的虛構提升,是非常大膽的嘗試。但也多得於Dieter的故事本身的魅力和充滿驚險懸疑的細節,否則以荷索的影響⋯有時可能真的會帶跑畫風⋯(最後一幕拍攝於亞利桑那圖森的飛機公墓)
#观影手记# 1806 孤证不实啊,况且感觉这哥们好爱演,虽然我相信水牢等等。不是关于梦飞翔么,怎么篇幅都放在被囚的痛苦回忆?又不是一战飞行员,越战的飞机都是扔炸弹的嘛,就像看日本嚎哭哭诉广岛核爆的伤痛,也该要想想为什么~。18岁到美国时英语都不会,几年后竟做了飞行员,这哥们也真是厉害。
为德国电视二台做的影片吧。影像照片等资料结合现场讲述跟拍。画外音包括导演和迪特两人。飞机视角掠过越南上空的轰炸画面慢镜头壮观而残酷。逐渐增强叙事的搬演空间(森林抓捕模拟),也保持着现实与叙事化的融合。海边夕阳中的讲解真的动人关于越南的政治问题真的复杂。这里也只是聚焦于呈现和提出问题
《迪特》所记录的不再是战争的"现象",而是来自于话语与自然主义生成的精神幻象。它之于政治毫无疑问地不合时宜,航拍+原始音乐将越南丛林抽离为巫气特质的潮湿空间,与赫尔佐格带有德国口音的画外音形成主观超验。以此模式深挖迪特的"赫尔佐格特质":魔鬼与孩童的双重属性:阿基尔与圣埃克絮佩里
首先作为一个反对自己N年前作为政府人士的官方战后陈述,更加体现纪录片风格的真实感和震撼力。其次,在表述过程中,基本还原事发地和表演,更是讽刺的在表达主题。结构相当清晰,而且很流畅,并且对于主人公战后的恶劣影响都是随叙述暗暗影射的,没有可以表达,更加给纪录加分!
虽然迪特经受的磨难比后来翻拍成的故事片《Rescue Down》中描述的要深重的多,但Rescue Down直接的动作场面感觉比这部纪录片里完全由迪特来口述更有力一些(当然也有先入为主的原因)。飞机飞过原野投下炸弹的画面音乐配合非常棒,很有Herzog的风格
只有赫尔佐格能把纪录片拍的无比真实同时又像诗歌一般隽永。那几个航拍的长镜头简直太绝了!经历无数磨难的迪特最后看到停着的大片大片的飞机依然喊着:这就是天堂!迪特对飞行的梦想俨然已经超越生命与道德。另外赫尔佐格对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的运用简直出神入化!
这故事和天性有关,小迪特天性适合飞行,四次坠机都存活下来,而在当年作为战俘一起逃亡丛林的七人当中,也成为唯一幸存者。目睹出生入死的朋友的脑袋在眼前滚落,和无边无际的飞行器将你包裹,这以及其他不可思议的切片在一个完好的老头身上都保存着痕迹。
赫尔佐格选素材和剪辑方面基本是当今电影人里少有的犀利了,这次也是一样,迪特的故事不由得让我想起《起风了》,都是爱飞机的人,却也忽视了战争这个决定性因素,片尾赫尔佐格打上的字幕更多的是一个反讽,目睹着工业社会可怕的扩张。
1/从高空中看去越南好像不存在,在丹格拉眼中就像地图上的一点,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个飞行员,还是个参战军人,下面的一切似乎遥不可及,让人难以捉摸。2/震撼,这才是纪录片啊????
1/从高空中看去越南好像不存在,在丹格拉眼中就像地图上的一点,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个飞行员,还是个参战军人,下面的一切似乎遥不可及,让人难以捉摸。2/震撼,这才是纪录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