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生活》下载地址
- 电驴婚姻生活.SCENER.UR.ETT.AKTENSKAP.TV.VERSION.1973.BD-MP4.MP4 (1.68GB)
- 电驴SCENER.UR.ETT.AKTENSKAP.TV.VERSION.1973.婚姻生活.TV加长版.中文字幕.HR-HDTV.AC3.768X576.X264.MKV (4.58GB)
- 电驴婚姻生活.SCENES.FROM.A.MARRIAGE.1973.TV.VERSION.720P.BLURAY.X264-PUBLICHD.MKV (17.75GB)
- 磁力SCENER.UR.ETT.AKTENSKAP.TV.VERSION.1973.婚姻生活.TV加长版.中文字幕.HR-HDTV.AC3.768X576.X264.MKV
- 磁力婚姻生活.SCENER.UR.ETT.AKTENSKAP.TV.VERSION.1973.BD-MP4.MP4
《婚姻生活》电影完整版剧情简介:
律师玛丽安(丽芙•乌曼Liv Ullmann 饰)与精神学讲师约翰(厄兰•约瑟夫森Erland Josephson 饰)结婚十余载,育有两名女儿,生活幸福平稳。朋友皮特(金•玛思索Jan Malmsjö饰)与卡特里娜(毕比•安德森Bibi Andersson 饰)的婚姻生活却濒于解体。感慨万千的玛丽安发现自己怀孕,没曾想约翰竟倾向于打胎。有一天约翰突然向玛丽安提出自己爱上了一名叫宝拉的女子,二人痛苦分居。在协议离婚的过程中,二人的愤懑不满纷纷爆发,直到多年后,玛丽安与约翰才终于体会到爱情是什么。
电视版本分六集,295分钟;电影版168分钟,获1975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丽芙•乌曼提名金球奖及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女主角。
《婚姻生活》下载观后评论:
因为婚姻故事,找来了当年的这部看,伯格曼真的是大师,拍的没有现代影片那么激烈,情绪没有那么的简单直白,而人的情感的复杂,爱情究竟是什么的思考空间留白更大。婚姻的残酷正是它的真实,可能需要在婚姻之外,才能思考爱情和婚姻的本质。关系总是这样,紧久了就需要松一松,太松了又想紧密依靠。电影金句多,对爱情的比喻非常妙,值得二刷。结婚前看这个,其实是在锻炼自己内心的强大!比起婚姻故事我看的爆哭,看这个就完全不想哭,而且很感慨,非常有哲思有力的影片。那段读日记的独白让我很震撼,几乎就是我成长的过程:从小到大被社会影响过深,以外界的评判为标准而非自己的内心,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去想别人想要什么并不是无私,而是懦弱。这一切都源于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无法摆脱家庭的束缚社会的影响,从未创造过对自己有价值的事物……
相比电影而言,戏剧的摄人心魄处正在于它的台词与表演。伯格曼正是将早年积淀的戏剧经验转接在了这部长达5小时的情景剧中。不得不承认,他再一次成功了。在这部漫长的作品中,几乎没有运用任何精彩的视听语言参与构成,而仅仅是在一些平凡的室内场景中,以最基础的对话镜头贯穿整个影片。形式愈是简单,表现的功力就愈需深厚。他将意识与潜意识间的永恒矛盾搬上舞台以呈现戏剧的张力,这其中包含着信仰与怀疑,精神与肉体,忠诚与背叛,甚至还有弗洛伊德口中本是一体的爱情与仇恨。似乎只有将它们如此一一呈现才能疗愈患者内心潜藏的痼疾。然而在另一层面,与治疗神经症相反,爱情的产生离不开盲目(故爱情亦为一种病症)。如希腊神话中的普绪克一旦照亮了厄洛斯的面容,爱情便要落荒而逃。在本片 “盲” 的章节中我们则看到了这个故事的另一种讲述。
我们一边说互相独立,一边说彼此磨合。婚姻生活就在独立与磨合的边界。新鲜感很重要,但留恋的终归是老地方。男主与原配分居后出现在家里,说了一句“我要回家,不然宝拉会怀疑”,后来在他自己的工作室与原配签离婚协议时,说了一句“对,我受不了宝拉了,我想要回家”。女主的日记里,开始对自己坦诚的书写,或许才是新生活的漫长开始,尽观作为离婚律师,处理过的案件也并不少,但面对自己中年婚姻,还是恢复到原始的奔溃与害怕。直到彼此有了新家,仍然像个情人一样出现在对方的生活里。------剧中完全脱离家庭观,在他们感情支离破碎时,既没有家长的干涉和小孩的角色干预,只是纯粹的两个人各自的轨道里进行故事的发生,纯粹的感情真的有吗?婚姻真的只是爱情的变异吗?人的生物本能,究竟是什么呢?可怜又可恨,这不就是每个普通人?
一段婚姻或者亲密关系结束就和剥了层皮一样,除了生活方式要变,不可避免的心灵伤害,随之而来的还有人际关系割裂,财产分割等诸多问题。”还有比夫妻间互相憎恨更可怕的事吗”,我想了想,可能更可怕的事就是把爱倾注在装作爱你的人身上,爱着一个虚伪的人,真正的同床异梦。爱是互相的,恨也应该吧,哪怕是片中的对骂和动手,也起码算是在解决问题或者情绪表达。爱情的坟墓十有八九是真,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还要开始吗?以前我会说当然要。结尾的时候两个人依偎在一起,在这个黑暗的角落里,共同背叛着各自的婚姻,嘴上诉说着对彼此的感情——让人羡慕的超越爱情的感情,又让人同时看到痛苦的循环往复。可能爱情只存在于那些情情爱爱的俏皮话中,可能亦真亦假。先让自己拥有爱别人的能力吧。大师还是大师,不过《婚姻故事》我也很喜欢。
1.在《打扰伯格曼》里,一个导演说“《婚姻生活》上映之后,短短半年内,瑞典的离婚率增加了50%”。我不禁对这部电影充满兴趣。2.电影里有几段看的我起鸡皮疙瘩,对婚姻的描绘太精准了。婚姻生活就是这样,对外界不自觉地营造甜蜜假象,对伴侣不自主地佯装亢奋情绪,对日常不自知地忽略冷漠细节。我最感同身受的段落是妻子声情并茂的朗诵日记的间隙,看了一眼丈夫,发现他早已睡着。廖一梅说“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世间的婚姻里又有多少了解呢。3.电影只拍摄这对夫妻,剥离了第三者和孩子。这样可以更聚焦他们的情欲世界,减少了夹杂着柴米油盐,混杂着世俗伦理的一地鸡毛感。4.这个婚姻故事挺俗套的,但这种俗套是普遍的人性,印证了古话中的“距离产生美”和“妻不如妾,妻不如偷。”
仿佛大师随便提起一个话题一讲就会给人重重一击。从美好的表面开始,明明很优秀的妻子,但是在丈夫旁边的时候,被别人问道要介绍自己时想到的却只是妻子、母亲的角色,而自己的事业却要别人提起才能想起来,五个小时的电影看完以后,竟开始怀疑所有的婚姻,对,就是所有的婚姻。事业有成并不一定代表一直能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一不小心就活成了他人的附属品。再糟一点,自己身在混沌却熟而不知,等意识到以后已年过半百,甚至是另一个人已进入坟墓才发现,其实自己的孤独好像并不比那个人活着的时候多一些,但为什么一部分心也死去了呢?孤独是永恒的,人与人之间的悲喜并不相通,这世上我也不相信能有完全契合的灵魂伴侣。而婚姻,却是最最令人绝望的存在,若是契约不在身,可能新鲜感会保持更久。唉,但是这就是人生。
1.每个人结婚后都爱上了这个角色扮演吧,然后不知不觉迷失了自己,只是想表现得更加完美,忽略了自身的真实感受。-性和谐真的很重要,简直就是婚姻的牵引线,性没了,婚姻就散了。这心理学的教授看的是比较透彻点.......尴尬?两夫妻性事如此尴尬?女生真的很柏拉图...可怕?-2.男的也好渣哦,suck-这女生怎么觉醒了之后又沉睡了呢-3.poul给你的不是孤独感吧……是独立感吧-4.“依赖、爱情、习惯”:爱情燃烧成习惯而后成瘾变成依赖,即使爱情消失了也意识不到、或者说更加害怕失去爱情的燃烧成品。毕竟拥有太多就会害怕失去。-5.人呐 还是朋友关系最好,freedom-6.好想跟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每次男人聊心的时候女人都不想继续,女人聊心的时候男人想结束呢?
《杨德昌的电影世界》一书中:“杨德昌对夫妻间关系精确细致的刻画有时会让人联想起英格玛·伯格曼的《婚姻生活》。”花了三天,299分50秒,一点也不要删减,直接就上TV版(舍弃169分钟的电影版),就是要看你们碎碎念。不搞布局、不搞结构、不搞情绪、不搞氛围,就纯粹夯对白,就是大段大段的台词铺陈下来,压得人喘不过气。恰逢南京的梅雨季,我就此陷在一种真实的恐婚的情绪里。《革命之路》和《婚姻故事》都没能磨灭我对于未来我自己小家庭的期待和向往,这部1973年的瑞典的《婚姻生活》做到了。(我几乎把台词从头截到尾,准备放在一个相册里。将来要是真想结婚了,一定重新再看一看。但是怎么说呢,估计也是徒劳的吧……生活,大体上应该都是处于一种“想都没想就走错了路”的状态)
命中注定是一件玄而又玄的事情所谓婚姻的真相讨论提倡着一蹴而就的是初见时的心动再见时的非你不可爱情会让婚姻持续保鲜但故事里的十年又十年女主却只收获了在睡梦中大喊着醒来一次又一次爆发恐慌与不满表面和谐,别人眼中的幸福,确实挺可怜不管重复多少次,还是会有一样的结果可能不自信真会显得愚蠢从身陷泥淖到自主脱身重又走进同一个婚姻漩涡可悲可叹果然人的意识觉醒了才可以大笑着往前兜兜转转只会让人格更撕裂第五集的女主真的光芒万丈但更多人选的是是第六集式的肮脏不堪人至中年的尴尬,节食、多疑、事业低谷少数人祸害自己就行了喂跳出旧桎梏,才能拥有新天地爱你的人,才不会舍得你受哪怕一丁点儿委屈彼此需要,独立共生,才会简单又坚定
大部分人都是处在感情的盲流,就像在黑暗中扎纸上的圆点一样。不认识自我,就不可能有好的爱情,更别说婚姻了。讽刺的是,东方的文化就是让人不要有自我,为了避免痛苦。殊不知,孤独和痛苦才是个体最真实的存在,才是认识自我的最好机会。伯格曼是真懂婚姻和两性。他的御用演员表演更没得说。他是那种非常擅长写剧本和爱演员的导演。认为电影不需要 understand,只需要 feel. 但是我看的电视剧版,感觉一直对白,虽然很“好看”。但是好像有点太无脑了...伯格曼也是调皮,每一集结束后的演员和剧组名单字幕在他独居的法罗岛景色中出现。哎,人们往往就是因为太在乎对方,所以在残害了彼此之间的纯真感情的。万恶的占有欲。
唔……怎么说呢,对我这种刚刚结过婚的人就看这种片子,有点点“丧”,但也很“通”。大段的对话,甚至场景单一,调度单一。可就是觉得真的太棒了!我们在婚姻里忘记了爱情的模样,以为那些许久未见的想念,奋力拥抱的温度,每个亲吻的倾心付出,都被琐事、孩子、父母、工作、性、甚至所谓价值观,一锤击破。因为自认为彼此了解而疏于了解对方,乃至于需要去寻找片刻的欢愉。享受了,讶异了,忍耐了,逃离了,回来吗?是婚姻埋葬了爱情,亦或者爱情本可以掘了婚姻的墓。好像有点明白,为什么恋爱不宜异地,但有许多夫妻接受两人异地生活,距离也许会让厌倦来的迟些。我们在婚姻里寻找的业许并不是爱情,而是相处甚欢的轻松,和不言自明的默契。
电影全程几乎就是两个人的对话,揭示了婚姻生活的很多细节:女主从讨好型人格到女权意识苏醒,性生活不和谐又不沟通不改善选择避而不谈,男主从一开始极其自大到丢了工作自我否定,男主恼羞成怒开始家暴,偷腥的时候朋友帮忙圆谎一起欺骗,离婚后又成了情人甩脱了责任只在意享乐……男女主一直在改变,不管是对双方感情的态度,还是对自己人生的想法。爱情是激情,是新鲜感,是荷尔蒙,是灵与肉。婚姻是鸡毛蒜皮,是家长里短,是经济基础和财产共有,是对家的责任感,是固定性伴侣,是契约关系。好的婚姻,在爱情的基础上,多了共同进步、一起解决难题、互相分享情感、创造两个人之间的新鲜感安全感依赖感的过程。
1.这的不知道伯格曼是怎么注意到这些被藏的很深的情绪并且能以一种既隐晦又明了的方式表现出来的。2.很喜欢这部电影的一个点,所有的镜头和叙述都是关于夫妻俩的。有一句台词是“不是孩子的问题,是我们婚姻的问题”,所以不管是孩子还是双方的父母都没有出镜。虽然长辈总说“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但婚姻中最重要的事,还是关于两个人。3.久婚后两人之间彼此就像嘴里的脓包,舔着很疼又忍不住不去舔。在一起是彼此伤害,分开仍是彼此伤害。4.乔安勇敢地懦弱着,玛丽安懦弱地勇敢着。5.看他们吵起来的那一刻,真的整个人都从一种绷着的状态瞬间放松下来了,仿佛四个小时我都在等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