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站》下载地址
- 磁力最后一站[国英多音轨+简繁英双语字幕].THE.LAST.STATION.2009.『1080P蓝光』.2AUDIO.DTS-HD.MA5.1.X265.10BIT (7.73 GB)
- 磁力最后一站[国英多音轨+简繁字幕].THE.LAST.STATION.2009.『1080P蓝光』.2AUDIO.DTS-HD.MA5.1.X265.10BIT (7.73 GB)
- 磁力1280P.最后一站.720P片源.BD.[4.37G]
- 电驴THE.LAST.STATION.2009.最后一站.双语字幕.HR-HDTV.1024X576.X264制作.SAMPLE.MKV 26.56 MB (26.56MB)
- 电驴THE.LAST.STATION.2009.最后一站.双语字幕.HR-HDTV.1024X576.X264制作.MKV 2.18 GB (2.18GB)
- 电驴最后一站.THE.LAST.STATION.2009.DVD-RMVB原创翻译中英双语字幕.RMVB (507.32MB)
- 电驴最后一站.THE.LAST.STATION.2009.720P.BLURAY.X264-EBP.MKV (4.37GB)
《最后一站》电影完整版剧情简介:
《最后一站》下载观后评论:
这算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传记吧,也是一部爱情电影!比我想象中要好看!几个老戏骨的演技太好了,尤其海伦米伦演的时而严肃时而失控的伯爵夫人!仿佛一下子看到了很多婚姻中女人的写照!那种歇斯底里的无奈,真实!“你不说话,但我也能听到你的声音!”爱情和理想究竟该怎样平衡?无论当初多么的默契多么懂你的人,当日子久了,夫妻双方的三观都会开始改变!跟不上另一个人的步伐或者太爱一个人就会失去自我!但再伟大的人,他的最初身份还是一个普通男人,一个丈夫,一位父亲… 托尔斯泰死前的那一刻,夫妻呢喃细语,一生辉煌,其实还是只想爱人在身边的陪伴。双方明明都是爱的那么深,表达出来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互相折磨着,或者说托尔斯泰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怎样!所以说,有时候你只是崇拜上了被塑造的圣人角色。
看之前不了解剧情,没想到是关于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传记片,不过更像是关于他和妻子晚年生活的记录这片子让我了解了,原来托尔斯泰逝世前的日子是这样的男女主演员很棒,男主演出了一个大文豪的感觉,让我觉得就是本尊;女主,海伦米伦真的是国宝演员!怎么会有这么可爱这么能演的老太太!她的怨怼,她的愤怒,她的优雅,她的文化,她的爱,她演得入木三分,怪不得当年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以后要多补她的电影!不过这片子剧情有点硬伤,演技好于剧本系列,如果不是为了看演员,还是不建议看反派虽然很讨厌,一个忠诚得不近人情又可恨的追随者,不过说明了他演技好一美,要不是我主要因为他看的这电影,他在这部戏里可完全被比下去了,不过前半段青涩的处男戏份,还挺好玩的~
【妻子和丈夫是一体的】我是你的小狗,你是我的大狗,汪汪汪…he’s her entire life他的作品(一切)在她看来是他俩共有的;牛逼小老太太,活到老吵到老,爱你爱到烦死你。then go!go!I hate u!;爱一个人,往往就期待能拥有他的全部,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彼此的世界也是独立的,留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他在自己世界里的精彩、欣赏他、爱他、纵容他、迷恋他。。;他有着完美的家庭,老婆孩子孙子天伦之乐?️move on;在老头老太的光环之下小年轻的故事显得很鸡肋;【做那个铁石心肠的女儿,为大爱为父亲的理想;别做那个糊里糊涂,只为一己私欲鼠目寸光的妇人】
三星半。传记式的人物电影总是波澜不惊的叙事平淡,导致情节有些散,最后冲击力不太够。但是托尔斯泰和夫人几十年婚姻生活的展现和情感与物质的探讨,还是颇让人觉得有意思。托尔斯泰是人类的瑰宝,它的作品更是警醒世人的自由之言。他反对权贵,他关爱人民,悲悯而又仁慈。而这种伟大的仁爱是否是对家人的残忍?夫人并不是爱财之人,不过是为生活保障担忧,尽管她歇斯底里,神经脆弱,她却依然是最懂他的人。任何人!哪怕宣称是托尔斯泰的最忠诚的信徒!也不能阻止他们见最后一面!我为这样的情感流泪!P.S.本来是冲着一美来看的,结果一美的感情线我反而觉得无趣了些。
整部电影似乎在渲染一个家庭的悲剧,让人想到加缪的一篇小说,一个艺术家在成名以后如何感到在家庭中受到束缚。既然是英国人拍摄的电影,总难免涉及家庭的温情,从而冲淡了作为一个想要追求道德完美的伟大人物的苦恼与痛苦,这部电影想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诠释一个伟人,表达他作为一个丈夫和哲学家的困境,但是,一个真正的俄罗斯人所具有的那种深沉而博大的气度,还是在英国式的纤细与温和中被善意的贬低了。实际上,托尔斯泰最后的出走并不象影片所表达的那样简单,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丈夫与一个实际的妻子之间的冲突,那样我们就太小看伟大的托尔斯泰了。
影片改编自杰伊·帕里尼的同名小说,故事讲的是晚年托尔斯泰的精神饱受来自妻子索菲亚和他的大弟子弗拉基米尔·切科夫的折磨。对自己艺术理想的追求、对简单纯朴生活的信仰,以及他自身的享乐主义人生态度时时刻刻让托尔斯泰陷于无所适从的境地。而现实中,他该如何处置自己的大笔财富?如何面对他的13个孩子?这些问题都让他苦恼不堪。终于,他踏上了离家出走的道路。随着健康每况愈下,托尔斯泰终于在亚斯塔波沃火车站停步,他相信自己终将在这里孤独地离世。然而就在他去世的那一刻,小屋门外其实聚集了数百名记者,争着报道他健康状况的变化。
表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值得宽恕。托尔斯泰的大弟子,目标高尚,为了实现“托尔斯泰为人民的”版权公有化,但实际的操作非常不近人情,包括在托尔斯泰弥留之际,阻挠他与妻子会面,可以说背离了托尔斯泰对爱的追求;而他的妻子,为了将版权留在自己家,歇斯底里,将“平静的庄园变成歌剧院”,但是她的情绪化,又并非故意为之,对于自身利益的维护,对于富足生活的维持,是她旺盛生命力的来源,她很drama,但是又很真实。而托尔斯泰的秘书和他的爱人,则是趋于完美的,他们不完美,他们多愁善感,他们追求真实、追求爱、追求自由。
“当我们七老八十,有一天晚上老头子突然来了莫名其妙的兴致,伸手过去,摸着老太婆干瘪而下垂的乳房,老太婆一笑,露出了没牙嘴…”很久之前从刘墉的书里看的这段话,有点色情,又有点温馨。在看到老索菲娅对着老托尔斯泰露出少女般的笑容撒娇道:“我永远都是你的小鸟…”使得老托尔斯泰从一个发着脾气的愤怒老头变成一个发出公鸡叫声的可爱老头的画面情景时,这段话突然一下子就从脑海里跳了出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段话所描述的是一个怎样蕴籍温馨的画面,欲是不复存在了,但情深长悠远,很耐人寻味啊。感受到了一种美好。
看到蛮多人打四分,就越觉得这部片子烂了,演技方面只有夫人和秘书演技还好其他的看了就没啥印象,对于传记电影真的太单薄了,主要渲染托尔斯泰和女伯爵的晚年爱恋还有就是男秘书和女佣爱恋,做不到那种深刻而有特点的感觉这样下去的话平庸就使它更显得狗血做作了,打上三分的原因是因为这里古典的气息还算有那么一点儿味道。可能只有托尔斯泰那几句名言放在这部电影呢,能够让那么几个文艺青年感到文艺范,真的是两块钱的演员配五毛钱的剧本。
是讲的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主角其实不是一美饰演的瓦伦丁,是伯爵夫人。两个人因为对遗产的处理的意见不同,既歇斯底里又深爱对方,演得太好了,看到暮年时期的感情还这么起伏,也是另一种动容。女仆居然这样赤裸裸的勾引瓦伦丁,好吧,如果让我遇到一美这样一个这么帅的纯情小处男,我也会这么直接勾引他,实在是不能错过啊,哈哈。整部片子都在拉扯,看得我直睡觉,为了一美补片。
一个思想家,革命的先驱,是应该以广大的人民,全人类的幸福为己任的,他应该抛弃个人的得失,牺牲个人的利益,来换取民众的觉醒,社会的进步;一个男人,应该爱自己的妻儿,应该能让他们不为了衣食担忧,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过尽量好的日子,小家都不安稳何谈大家?谁都没有错,所以两方都在纠缠、较量,最后甚至到达了无硝烟的战争,尽管这有一定的真实材料作为依托,但仍然不是历史,民间故事
不知道真实情况如何,我对文学历史并不很了解。这影片里契诃夫对托尔斯泰已经信仰成了忘我的状态,疯狂,执迷要把信仰变成自己。托尔斯泰是爱夫人的,他眼里只有她才能读懂他的心,所以他愿意把灵魂交给她。但搞文学的人都很神经病,一方面又渴望自由,他没有想过立了遗嘱之后他的夫人孩子该怎么生活,也忽略了夫人的感受。但不论如何最后一刻,他们都是相爱的,别人看不懂的情深。
为托尔斯泰夫人辩护的电影,运用英国轻喜剧风格、加之海伦米伦精彩绝伦的演技,很容易达到移情效果——托尔斯泰主义者的追随者们变成了一群狂热近乎不近人情的丑角,让“家庭生活”最终战胜了托尔斯泰复杂的理想。如果不注意会被海伦米伦的演技征服,一如海报所诠释的那样,但是托尔斯泰真的只是一个困惑的、不知道归家的孩子吗?这部电影显然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不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