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魂记》下载地址
- 电驴迷魂记.VERTIGO.1958.BD-MP4.MP4 (743.15MB)
- 电驴迷魂记.VERTIGO.1958.720P.BLURAY.X264-AMIABLE.MKV (5.47GB)
- 电驴VERTIGO.1958.迷魂记.双语字幕.HR-HDTV.AC3.1024X576.X264制作.MKV (1.98GB)
- 电驴迷魂记.VERTIGO.1958.BD720P.中英双字.MP4 (1.53GB)
- 电驴迷魂记.VERTIGO.1958.BD720P.中字.RMVB (1.62GB)
- 磁力VERTIGO.1958.迷魂记.双语字幕.HR-HDTV.AC3.1024X576.X264制作.MKV
- 磁力迷魂记.VERTIGO.1958.BD-MP4.MP4
《迷魂记》电影完整版剧情简介:
《迷魂记》下载观后评论:
源自于对坠落的欲望和恐惧之间产生的一种张力,眩晕。直击欲望的凝视,雾化滤镜的梦幻效果,斯图尔特惊异的噩梦,多次的偷窥视角。后半段越来越精彩,本来觉得结尾有点突兀,但想想又有戛然而止的美。朱迪从绿色迷雾中走出来的那一刻,也是她彻底放弃自己身份的那一刻。之前看的希区柯特对话特里弗纪录片中说到:“眩晕涉及性心理这一层面,是男主创造出了一个性幻想对象,直到他把女主变成理想的上床对象之前,他都不会与之共枕,其实这也在隐喻恋尸癖。这部眩晕我最喜欢最有感觉的一场戏,是朱迪把头发染成金发后,但是有没有盘起来(这表示朱迪已经就范,到还不远发生关系),约翰在等待着,等着她脱去衣物,走出浴室,等着他享用。当他看向门口时,他起来了。”最后想到大卫芬奇的一段话“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这部,因为它太变态了,太变态了。”
经典的俯视拉远镜头,360度吻戏,红绿灯光的大量运用都非常给力。光看前半部真的猜不出来这是一场精心构思设计精巧的谋杀,电影过半通过女主的信直接将阴谋和盘托出给了观众,但是男主依然蒙在鼓里,造成了观众与主角信息的不对称。女主内心的秘密和对男主的不舍的矛盾造成了电影后部分最大的戏剧张力,使一切阴谋和盘托出后电影依然保持了相当的可看性。女主和被谋杀的妻子以相同的方式掉下高塔,而导致这一切的黑影只是个老修女,颇有宿命之感。黑影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就像一个被扭曲被改变的自我,连你自己也看不清黑影下是什么。在男权压迫下,你想变成一个“想要的自己”,可是最后你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自己也不认识的东西。这种莫名其妙的改变,就是真正杀死女主的东西吧。ps:个人认为这部电影的金门大桥是我见过拍的最美的!
两公婆八条心陈友篇天树征丸的作品唐人街探案就是抄这个的吧难怪那么震撼找个情人来扮演自己的老婆然后杀了老婆名正言顺继承财产这种设定太经典了虽然有bug但是无伤大雅不是么?船王的神经病妻子那么沉鱼落雁却整天晃悠 也根本不管船公司的业务基本上船王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有什么动机一定要杀死妻子呢?所以唐探给了妻子一个女强人的人设并且是个大妈而丈夫却负责累累情人年轻貌美所以动机就出来了处理得还可以如果今天上映一定会受到诸多抨击和评判的。剧情太物化女性了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庸而已只要我有钱甚至可以叫女神改头换面让她为我死心塌地放在现在是完全政治错误的。坏人最后逃之夭夭逍遥快活虽然现实中的坏人很多都是这样太负能量了 给了观众一记当头棒喝法网恢恢疏而有漏
课上,版本是结尾跳楼就没了。集体观影真是极坏的体验,怪不得说“好好珍惜独自看电影的时日,有了女朋友就没了”。大反转,以为会对画中人的神秘故事进行解释,妈的一下子就扔掉了,气死。报复心理,爱与恨;可以借着爱的名义施加暴力吗?这还是爱吗?爱的是身份还是人?当对方性情大变时还爱吗?当然已经是两个问题:身份没有改变;“画中人”如果隐喻化,玛德琳其实也是“画中人”,虚构,模仿和美。斯考蒂和米吉儿的对话(关于克服恐高症)是隐线,个人认为斯考蒂爱的是玛德琳,为什么在梦中,法庭后的会谈见到的却是卡洛特?另,也是一个运用拉康的极好范例,虽然我不懂拉康,干
纵观希区柯克的一生,他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同时也在压抑与本能、现实和艺术的冲突中挣扎。他大部分的痛苦都来源于对爱情和友情的渴望,而这两样东西他一样都没有得到。这种与他人在情感上的疏离感,让他为这个世界上留下了许多伟大的电影遗产。他的作品被放入一个终生不满的熔炉里锻炼,这种情绪充斥在他的影像范围里,在电影史上独树一帜。希区柯克自己也说:“我拍“迷魂记”是为了展现男人如梦般的特质”,而这个“男人”正是他自己。就像“迷魂记”里的斯图尔特,希区柯克同样选择了梦幻的电影而非现实的人生,因为只有在这里他才可以肆意拥有生活里求而不得的一切。
作为私家侦探患有恐高症,受老同学委托自己的妻子(即女主)。男主跟踪并救起跳河自杀的女主。“监视”与“被监视”的过程中,男主爱上了女主。但是女主还是无法抑制自杀的冲动,从教堂高塔上跳下。然而故事的真相是:女主并没有死,而是男主的老同学雇她来扮演妻子的角色。为了制造一个妻子自杀的假象,并需要一个目击者。但是电影接近尾声的时候,男主通过女主的一条项链猜到了真相。在重新登塔的过程中,男主终于自我治愈了恐高症,女主也向男主承认了真相。就在大团圆结局的时候,女主突然被闻声上来查看的修女的黑影吓到,跌落,死掉。
8.7三分之一部神作几处蒙太奇用得特别好。中间一段给我直击心灵的惊悚感,剧情方面有意外之处,氛围还是营造得不错的。希胖毕竟是悬疑带湿。的确有非常紧张、惊悚的片段,但其余的部分也几乎都完全没有意思,甚至有点想打瞌睡。特别是爱情,太违和了吧!可能爱情的元素在那时会给影片增添看点,但和悬疑搭配起来就太狗血了。(还好在剧情方面起了推动作用)比不上另一部《惊魂记》,毕竟悬疑和恐怖结合才是超级加倍嘛!P.S. 学到了!以后悬疑片有见鬼、鬼上身什么的情节,那八成是心里有鬼!
悬疑,犯罪,爱情片,退役警探爱上雇主的妻子,妻子疑似被鬼魂附体;悬疑推理的成分挺一般的,也不难猜,倒是没想到后半段故事往爱情方向走,女主也是惨,为了持续得到爱甘愿扮演一个角色;楼梯井的镜头堪称经典;最让我不满的是,专门设计一场女主写信的戏就是怕观众理解不了情节,但很突兀,后面男主看到项链想通一切的设定也有点搞笑,最后女主坠楼这场戏真的有必要吗……希区柯克很喜欢精神分析那一套啊,应该是那个年代真的很流行吧,梦境解说放在戏剧里确实还挺有意思的
前半部分三星,后半部分五星。在女主“死亡”之后影片从悬疑片陡然升级到哲学片的高度:客体凝视,本我与自我。真正的恐怖情节是骗子女主出于爱而选择与Jonny重逢,构建出一个真实的自我,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重生,却又因为爱慢性谋杀了自己,毁灭了自我存在的每一种可能性。当她按照Jonny的意思染发后,这对男女终于抱成一团,荧幕外的我只想忍住不要骂人,不行忍不住了,“我干!爱情谋财害命!”
虽然只看过两部希区的片,但感觉有点懂他的套路了,他的电影前半段铺垫做的太棒了,慢慢的将故事放入你的大脑中,前半段娓娓道来,然后中后段一下子让你紧张起来,观影体验特别棒,感觉大师之所以是大师不是说他们的每部作品有多么伟大,而是感觉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拍电影的套路,每部都有他们只属于自己的电影特色,按着这些套路在每部发挥稳定的同时,又能在不变的套路中找到新鲜的东西呈现给观众
今天终于看完了百度百科上形容的“大师经典对后世电影有着里程碑式影响”的迷魂记。不懂电影专业名词如我,多多少少也能看出来一些镜头史无前例,配色独树一帜,音乐标新立异,剧情也对后来的无数电影潜移默化。我平时真的也不用成语说话,只是觉得二字词语不够形容出我心里的崇拜之情,所以搬出几个四字成语表达敬意。(Js长得有点像我爷爷,偶尔给到他脸部特写镜头,我会恍惚。)
结尾处被惊到了。故事愈推进,就料想到这是有预谋的凶杀案,但就是理不清线索。再冷血的人,面对爱情,也要缴械投降。朱迪倘不是假戏真做,她本可以拿着那笔钱逍遥快活。但,她爱了,她没有办法脱身。最后她为爱牺牲了生命。很同情发生在男主身边,与他无关的三次意外坠亡。看希区的电影一定得懂点心理学,不然搞不懂这老头到底在表达什么。
看了电影分析才意识到希胖的三大癖都在影片中展示,恋尸癖被隐喻得最绝妙,不愧是大师,色彩,配乐,构图,视角。高级。如果结局男主的态度变化用性幻想形象的破灭来解读觉得再好不过,气急败坏也显得情有可原,女主真美,侧脸定格即是一幅油画,玛德琳出场的那一段是很绝,曼妙身影定格到画面黄金比例位置bgm响起,一切都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