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传电影完整版「1080p/4k高清」mp4|迅雷下载-菲尚韦实影视网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剧情片
甘地传

甘地传

  • 豆瓣评分:8.6
  • 片长:191 分钟
  • 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
  • 年代:1982
  • 地区:英国 / 印度 / 美国
  • 类型:剧情 / 传记 / 历史
  • 语言:英语
  • 编剧:约翰·布瑞雷
  • 影片别名:甘地 / Richard Attenborough's Film: Gandhi
  • 更新时间:2018-10-01
  • 上映:1982-12-03
  • 主演:本·金斯利 / 坎迪斯·伯根 / 爱德华·福克斯 / 约翰·吉尔古德 / 约翰·米尔斯 / 马丁·辛 / 丹尼尔·戴-刘易斯

《甘地传》电影完整版剧情简介:

影片从1948年1月31日,印度为甘地举行盛大葬礼开始,然后回溯到1893年,青年律师甘地当时年仅24岁,他在英国受了四年高等教育。他在南非接受了一件诉讼案件,正坐在火车的头等车厢里,却因肤色而被驱出。这是甘地有生以来第一次尝到种族歧视的侮辱。从此他下定决心投身到为侨居在南非的八十万印度侨民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中。他在约翰内斯堡设立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并深入印度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启发他们的觉悟。他把妻子儿女从印度接来,表示他要进行长期斗争的决心。他在南非的21年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一九零六年,甘地第一次宣传不合作主义和非暴力思想。他率领印度人向南非当局抗议非法取消了印度人选举权的提案,举行了游行示威,收集印度人的签名,后又成立了国大党-南非印度人最早的一个争取公民权利的组织。他号召印度人不向南非当局登积和按手印,并组织他的追随者和南非铁路工人一起罢工,反对南非当局对铁路工人的压迫。有的印度人因为罢工或游行示威而被逮捕,甘地就把他们的家属聚集在一起。他把从一些富人和印度国内募集来的钱,为他们建立起一个拥有一千一百亩土地的农庄,让这些家属在那里过着一种新型的、简朴的劳动生活。他教育那里的青年努力学习他的学说和从事劳动。他本人在斗争中也几次受到过监禁和毒打。1914年他回到印度,积极投入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自治的斗争。他仍坚持深入群众宣传他的不合作主义和非暴力思想。影片特别对非暴力主义作了大量详尽细致的描绘。例如他为了抵抗英国殖民统治者在印度垄断制盐工业而率领群众步行二百英里到海边盐场以示抗议。结果英政府出动大批军警把手无寸铁的群众毒打一顿。但群众仍继续坚持前进,没有还手抗议。这时影片镜头对准`手持棍棒和鞭子的军警,群众看不到受难者,只听到画外的呻吟声。1918年甘地为了抗议英国纺织厂解雇工人,他又鼓励工人向工厂主请愿,但是要他们态度温和,像请求父亲那样婉转而不要触怒工厂主。甘地的非暴力主义的另一种表现手段是绝食。他为了抗议加尔各答的群众暴乱和促进印度各教派之间的联合而几次绝食。影片用许多篇幅表现他奄奄一息地躺在那里,滴米不进,只喝一点酸橙汁。甘地的不合作主义和非暴力斗争终于使英国殖民统治者移交了权力,而使印度与1948年1月正式独立。当印度举国欢欣鼓舞庆祝独立活动时,甘地却未出席庆祝活动,而且忧心忡忡,因为他看到了印度国大党内部之间的矛盾和印度各教派之间的斗争有日益加剧之势。印度独立后四天,甘地即遭暗杀。 第五十五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出锋头的影片是获奖八项的本片,而最出锋头的人物是作古多年的印度国父——甘地。因本片而得奖的多位领奖人,上台后强调的一句话就是: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的确,本片最大的成就,就在于宣扬了这位英雄的伟人风骨,以及非暴力主义的和平思想。故事描述他为了印度的独立自主而非暴力抗议英国政府,以及为了巴基斯坦与印度的暴力冲突而抗议,使秩序得以恢复。理查德.阿滕伯勒因本片获得了最佳导演奖,本.金斯利、爱德华.福克斯等的表演都非常精彩。

《甘地传》下载观后评论:

80年代奥斯卡经典,画质不太好,但精髓拍出来了。成也民族主义,败也民主主义。因为煽动民族情感而争取到了独立,也因为民族情感造成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裂。甘地其实只是个精神象征,之所以他的力量那么夺目耀眼,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时期:1.大英帝国10万人与3亿印度人,数量相差悬殊,在印英国人统治难度可想而知;2.靠武力和日不落帝国硬拼,印度太落后,胜算不大,折中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贫富差距差距大,容易激发矛盾,广大贫苦印度底层容易团结起来对付富裕英国统治者。当然,特定历史时期的原因之外,也有甘地自身的突出实力:1.律师出身,深谙法律,知道统治者的软肋,以理服人;2.深知宣传工具的放大效应,自己办杂志,让记者跟拍等,努力向外界释放消息,制造舆论影响力;3.善于运用精神力量并培养下属,延续影响力

甘地传剧照

本·金斯利对甘地的演绎真是太传神了,动作、神态、语气等等都让人觉得这就是甘地本人,奥斯卡奖实至名归!看这部片子有很多很多感触,对历史、对国家、对人物……甘地确实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不愧圣雄。英雄无数,但圣雄唯一!很难想象甘地居然成功领导了印度三亿五千万人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是一个奇迹!我一直在想这是一种怎样的力量,是宗教,还是单纯的圣雄人格魅力?在印度的独立过程中,宗教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团结了印度众邦,使之成为一体,一致对外,但同时,也是宗教让印度一分为二!甘地能够通过绝食来平息众人的情绪,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力量吧!“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是终究总是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甘地传剧照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甘地是印度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1948年1月30日下午5点17分,甘地被反对分子刺杀,享年78岁。"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是终究总是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活着,如同生命中最后一天般活着。学习,如同你会永远活着般学习。"——(出自影片经典语录)

甘地传剧照

甘地的律师出身给他的影响比他的信仰更多,他的目的性相当清晰与强烈,他的思路遥远全面,即是建立,一个独立、包容、友爱的接近神的东方国度。他也太过于理想与完美主义,因此无论是手段还是结果上都不允许违背他最初的信念。说他是最有耐心的革命者也不为过,因为他相信短视的举动往往会在之后受到报应,任何形式的暴力都需要漫长的时间与后人的痛苦来背负。他是有局限的,并且在世人眼里相当致命。但以经验主义的角度而言,甘地确实提供了一条在对抗非正义上可行的道路,他亲身证明了这一点,一套在文明、法律、信仰、道德和秩序皆齐备的情况下斗争的方式。美国劳工斗争史就是典型的非暴力不合作,国内是反面的成功案例没错,但是你看现在呢?

甘地传剧照

人物传记篇,讲述了印度国父“圣雄甘地”一生为印度脱离英国独立而奋斗,最后结局是惨死在自己印度教徒的枪口下,挺悲剧的。种族和宗教问题是最难解决的,开始一致对外,争取独立后,内部矛盾却接连不断,这个问题可能是每个国家都存在的吧,类似我国的共产党和国民党,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还有轰动21世纪的卢旺达大屠杀也是内部胡图族和图西族的争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愿世界和平吧……还有一点就是甘地这哥们的争取独立方式非常独特,一生坚持“非暴力抵抗不合作”原则,就是挨打,死不还手,自己解决国内纠纷就是绝食,搁历史上应该仅此一人,咋个想法,那排成排的上去挨揍的时候,是仗着阿三人多吗

甘地传剧照

一个充满病态激情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善于自我感召的道德狂,一个对自我献身有病态嗜好的苦行僧 ,然而却是一个幼稚又没有政治现实感的逃避主义者。同情苦难,却逃避现实,发现问题,却从不正视和面对。印度千年来的积弱贫苦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应该如何妥善系统的解决?甘地从不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也从不试图给出答案,只会像个幼稚园儿童一样拼命对英国人撒娇使气。提倡的所谓非暴力运动,英国人在的时候死了上千印度人,两派人马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印度独立后两派人开始内战印巴分治,这时候死伤上百万两派人马倒安之若素。提倡非暴力运动的甘地自己最后也被印度教徒用枪暗杀,真是莫大的讽刺。

甘地传剧照

一个充满病态激情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善于自我感召的道德狂,一个对自我献身有病态嗜好的苦行僧 ,然而却是一个幼稚又没有政治现实感的逃避主义者。同情苦难,却逃避现实,发现问题,却从不正视和面对。印度千年来的积弱贫苦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应该如何妥善系统的解决?甘地从不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也从不试图给出答案,只会像个幼稚园儿童一样拼命对英国人撒娇使气。提倡的所谓非暴力运动,英国人在的时候死了上千印度人,个个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印度独立后两派人开始内战印巴分治,这时候死伤上百万两派人马倒大义凛然。提倡非暴力运动的甘地自己最后也被印度教徒用枪暗杀,真是莫大的讽刺。

相继看了莫扎特巴顿甘地,按兴趣大小排序,最后看了甘地,却带来最大思想震撼。3小时原打算分两段看,要不是中间有事,其实一次看完也无尿点。主演起初很面熟,后来才知道原来曾在某部喜剧电影饰演被反派利用来拍视频恐吓的搞笑角色,两者反差好大。本片甘地人形俱备,接近本人,最佳男主实至名归。电影中有国葬抗议暴乱的宏大难掌控场面也拍出了杠杠的效果。电影的甘地简直耶稣释迦一般的存在,大爱无私,忍受痛苦,普渡众生,印度劳苦大众如信徒一般跟随,不费一枪一弹为印度赢得自由独立。对于枪杆子出政权的我们来说恐怕很难理,但是成功了,这也算是见识到信仰力量的厉害了!!

非暴力不合作我也会啊,又不是什么高端技能。不就是上班的时候摸鱼,离职的时候删代码跑路吗233333。这有什么好吹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到现在,所以工业发展不起来,时不时罢工呢。就电影来讲,评论里有人说3小时太短,把人拍的太simple。我觉得反而是电影时间太长,要把想要暗示的私活在电影里灌输给观众,所以才simple。想说什么都溢出屏幕了,吹的不是甘地,而是英国人怎么怎么讲理。这么讲理的英国人,怎么对着手无寸铁的妇孺屠杀了呢。甘地初期就是个汪精卫,后来突然被正面效果激励成耶稣了。真是一号奇怪的人物。

“这个盛大葬礼的死者,死时与他活着的时候一样,一个平民,没有任何的财富,没有任何的财产,也没任何的官衔。圣雄甘地,既不是军事将领,也不是地方首长,也没任何科学成就可以夸耀,也不是一个名艺术家。然而世界各地人士,包括各政府代表及高官贵人,在此齐聚一堂,向这位绑着缠腰布的粽肤色小个子,致最后的敬意。他领导印度走向自由,诚如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所说:'圣雄甘地是人类良心的代言者,他就是使得谦虚及真理的力量能够战胜帝国。'爱因斯坦则说:'后代子孙将无法相信,世上曾经活生生的出现过这号人物。'”——《甘地传》

片子7分往下,为题材加一星。甘地当然伟大,但这部电影拍得平庸又跳跃。流水账结构最易消耗有限的长度,这点学生写“要求500字以上”的日记时就能发现。片子忽视甘地转变的过程,也缺乏一些对主角内心的洞悉。所以观感就是主角突然从一个帝国维护者变成了独立者,又马上变成“圣雄”,又一跃成为“印度国父”,期间伴随大量群众演员增加史诗感...让观众“知情”只是传记电影的末端职责,更重要的是,用有感染力的方式,使观者共情。考虑到甘地的人生本就如此触动人心,《甘地传》的效果着实一般。

"when i despair,i remember that all through history the way of truth and love always won. There have been tyrants and murderers,and for a time, they can seem invincible, but in the end, they always fall.”圣甘地

最近sobusy啊前前后后看了两星期才看完原来还是英国人拍的牛逼甘地原来受圣经中“人家打你右脸你把左脸凑过去打”的影响。大概意思是接受对方的发难,迎接挑战但不还击,激发对方的性本善,从而感到羞愧和对你的尊重。所以就是非暴力不合作了。再一次对信仰的含义和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正是英国的基督文明和印度的宗教信仰约束,甘地才得以成功吧,像日本和中国这种没有道德底线的国家,这样做搞不定的。

资源来自于互联网资源,虽提供完整版全集但不参与影片上传于录制,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合法和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Copyright © 2008-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