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港正传》下载地址
- 磁力老港正传£圣城浪子
- 磁力BBS.WOFEI.NET@老港正传
- 磁力[2007.08.10]老港正传(粤语)[2007年中国香港喜剧](帝国出品)
- 磁力WWWING.COM - CARSON.DALY.2013.11.14.ERIN.FOLEY-DEAR.MR.WATTERSON-TWO.DOOR.CINEMA.CLUB.HDTV.XVID-AFG
- 磁力老港正传
- 磁力魅力道路@无名小卒【老港正传】粤语中字
- 磁力120401 LG CINEMA 3D FESTIVAL - MR.TAXI (TAEYEON).MP4
- 磁力猪猪乐园@老港正传@呸咬手指
- 磁力120401 LG CINEMA 3D FESTIVAL - MR.TAXI + THE BOYS (YURI)
- 磁力老港正传@中国影视论坛@HHZZG005
- 磁力【骄阳MP4资源社区】老港正传
- 磁力BBS.WOFEI.NET@老港正传
- 磁力9个太阳〓老港正传〓大漠
- 磁力老港正传DVD粤语中字
- 磁力[06.30][香港][喜剧][老港正传 MR.CINEMA.2007.CN.DVDRIP.X][普通话]
- 磁力120401 LG CINEMA 3D FESTIVAL - MR.TAXI + THE BOYS (TIFFANY)
- 磁力 - CARSON.DALY.2013.11.14.ERIN.FOLEY-DEAR.MR.WATTERSON-TWO.DOOR.CINEMA.CLUB.720P.HDTV.X264-RTA
- 磁力MR.X.IN.BOMBAY(1964)-INDIAN CINEMA-THE GOLDEN YEARS - MADDY[TLRG]{WWW.BINDASSDESI.COM}
- 磁力老港正传
《老港正传》电影完整版剧情简介:
《老港正传》下载观后评论:
6/10。借老左和小右的吃苦打拼表达永不言败的香港精神,一心活在天台木屋的秀英是香港这个夹缝空间的投影,辛苦包容了向前的丈夫(北京/祖国)和向钱的儿子(迪士尼乐园/现代化享乐主义),讽刺的是时间的错位共同抛弃了老左和小右:内地在转型后彻底告别革命激情向投机生财投降了,老左独自在放映间凝视着银幕上的红色经典,颓废的回声为左翼文化深情悼念;全国欢呼回归的那天却只能在雨中品味个人失去爱妻的悲伤,时间错位寓言性地象征‘‘我为人人’’的精神解体;小右以港人到内地淘金,摆地摊做帮工,落魄不堪的形象类似港片中闯荡香港的北佬,拿着左派的文凭在毕业后无事可做,而老左资助去美国念书的朋友儿子回国后步步高升,不断失意的小右和遇人不淑的阿敏才有出头之日。要说这片一点不主旋律,分明有股香港身份被叛变阵营的大陆边缘化的怨气。
有些内涵可以拍得更细致,有种言不由衷的感觉;剧情其实一般,戏剧张力有限,但放在一个审视香港社会发展的视角下看,这部片显得非常有价值,恰如其分,六七暴动之后左派力量转入低潮,有种被出卖的感觉,这里可以配合《中英街一号》一起看,七十年代中香港经济腾飞,本土归属感开始逐渐成型,左派更是被弃如敝屣,心心念念回归后,却没迎来自己预期中的平等解放,那群资本家反而成为了统一战线的座上宾,“时代变了,谈的都是生意”,剧里面最经典的台词:“我的时间错了”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曾经的左派,现在的老左,不知不觉也加入了右翼民粹的阵营,片里面两位老友的争论,倒是意趣非凡,保卫钓鱼台是大家的共识,内地人常以阴谋论视之,说这些反对派乱港分子是为了打乱祖国的外交策略,我不禁笑了,只不过是大家的爱国方式不同罢了
放空自己花一个小时看了一遍这个电影。电影和现实吊诡的是,电影里的老左是个彻头彻尾的左派,天天唱着《歌唱祖国》,而现在黄秋生已经变成了海这边的反面典型;郑中基,扮演老左的儿子,现实中因为普通话事件,演唱会被无限期延迟。更吊诡的是,郑中基这个香港最大的富豪之一的儿子,在电影里演穷人,不断地想赚钱,不断地失败;现实中绯闻不断广交女友的郑中基,在电影里等了莫文蔚十七年。现实与电影的背反恰恰反映了当时演员的困境:郑中基2000年飞机失事以后,转行做演员,之前唱歌一炮而红的所有钱几乎搭进了赔偿里。冲着是郑中基的粉丝来看的,感慨蛮多,片尾曲好听。致敬那回不去的2007年。
当年看低了这片。十年后再看,感觉它差不多就是《我和我的祖国》的前篇《我和我的香港》。除了哭哭啼啼的煽情生离死别让人有些烦躁以外,其他都在模棱两可中起伏打转。左向港一家还有邻居一群人精神理想的实现却挡不住个人生活的四散失落,在弹丸之地几十年如一日心向祖国最后迎来的是一场充满回忆的旧电影。老港最后也没去成北京,反而拿着儿子给他的08奥运义工申请表问:“我为什么要去当义工?” 他心里在想啥呢,我们还没明白过味来,字幕已起。这些平民港左就这样消逝在了他们编织的历史之中。
即使对香港左派历史不了解的我,看到此片也为止动容。事实上,它已经超出了政治意识形态上的纠结,而用剪报拼图一样的方式呈现左向港一家邻里数十年的流转。这种拼贴方式不仅使得一些贴观众脸的表达方式可以理解,而且居然淡化掉它所带来的潜在煽情力。累积的情感能量在最后的香港街拍中集中爆发,获得一种火山喷发似的视觉冲击力,这座城市终于在中国与英国的左右徘徊间找到了自己的独立性,尽管这可贵的独立性在这片十年后正逐渐被消磨殆尽。
三分钟看电影看的, 老港这个人应该是一代人的缩影,回想一下中国改开之前,其实很多人都有着老港的性格,他们重情重义,舍小家为大家,但是改开之后,都向钱看,这种人越来越少,现今可能被称之为傻X, 不巧,我们家就有一位,就是我的父亲,有着老港的一些的性格,而且放着高工资的工作不做,主动选择了帮助亲戚的事,我算了一下,我父亲至少损失了50万的赚钱机会,就是如此, 不该怎么形容老港这种人,也对我父亲无语。
好喜欢黄秋生这个单纯的毛左啊社会主义很美但饿着自己帮别人也不是长久之计等着物质极大丰富人类必然走向社会主义到时只谈理想不再操心饭碗阿港和儿子都是最普通的没有身边人成功可是这样的人生不就是我们中大多数人的一辈子吗改开机会多没错但也不是人人能抓的住大富大贵或许不敢奢求但人走世间这一遭的酸甜苦辣也是一种经历和财富有些细节做好些估计会更棒会有阿甘正传的感觉这种时代变迁的电影真的有意思希望多拍些还是很感动的
赵良俊见证香港历史系列:67左派暴动,73年股灾,97年回归,98金融危机,机场搬迁,03非典都有出现。父与子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中国移民和第一代香港人之间的冲突,父亲那条线里,左派的移民经过没有提及,对对立的意识形态也缺乏一种锐利的洞察,将左派的悲剧简单的概括在公与私之间;儿子的故事线是婴儿潮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他们作为第一代本土人,从小缺乏爱国主义教育,对祖国的认可更多集中在商业上。
我给1.5星。全片几乎是抱着对黄sir的好感坚持下来的。看完就迫不及待找了一星的影评文章看了一下,非常赞同其中一篇的观点。想描述香港的左翼人群,难道能错过某几个重要时间点吗?这几个时间点可以说是港人对大陆观点的转折点也不会为过。比如电影光说了老左以及他们那群人坚持不移民等待回归祖国,却没提及为什么港人会对回归没有信心。太假了,富含怒气的0.5星。另外1星给黄sir,演技真好。
一直想看却一直没看的一部片,影片要讲述的很多,可以看作是香港主旋律影片,出品方也是左派电影机构银都,另一种层面上又是讲的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命运,以历史的角度梳理,片中有很多消失的建筑,也可以看作是一部迷影情结的片,老港的工作,最后求婚的场所,电影放映间的故事,母亲在回归前猝死,似乎暗示香港一直是无根的浮萍,即使回归也是找寻不到母体的无根之木。
虽然很主旋律,但确实处处是香港精神…… 顺便老港、他仔、老右、和那些朋友们也各自代表了一直被媒体和学界忽略的不同本地群体,可以在thesis里探讨…… 没把那年的那件事收进去大概是因为不是local event, despite the huge impact. Anyway, hope for the best……
一、毛舜筠真是个好演员,正剧喜剧两相宜,不像郑中基,看到他只想到六分以下的喜剧;二、黄秋生能拍这片子,足以证明一切说他是港独的言论都是胡扯;三、最让我感动的情节是老左老佑穿保卫钓鱼岛那段,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如毛舜筠的角色在最后那封信里说的:父子两人就像一双筷子一样,一起品尝人生的甜酸苦辣
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的献礼片,应该算主旋律影片吧,可导演处理得巧妙,把主旋律隐藏在老左一家生命日常中,悲欢离合,温情又催泪,更让人无奈。以老左和邻居为典型,不论左派右派,这世上真有为时代鞠躬尽瘁,最后被大时代抛弃的渺小个体,殊途同归。演员演技何止在线,用爆表形容不为过,尤其毛舜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