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甲部队/全金属外壳》下载地址
- 磁力1280P.全金属外壳.1080P.片源.[12.51G]
- 磁力全金属外壳[国英多音轨+中文字幕].FULL.METAL.JACKET.1987.UHD.『4K蓝光』.DTS-HD.MA.5.1.HDR.X265.10BIT (19.63 GB)
- 磁力FULL.METAL.JACKET.1987.『4K蓝光UHD』.X265 (37.08 GB)
- 磁力FULL.METAL.JACKET.1987.PROPER.『4K蓝光UHD』.X265 (36.97 GB)
- 磁力FULL.METAL.JACKET.1987.『4K蓝光UHD』.X265.10BIT.HDR.DTS-HD.MA.5.1 (37.06 GB)
- 磁力FULL.METAL.JACKET.1987.『4K蓝光』.X265.10BIT.SDR.DTS-HD.MA.5.1 (44.61 GB)
- 磁力FULL.METAL.JACKET.1987.『4K蓝光』.X264.8BIT.SDR.DTS-HD.MA.5.1 (43.87 GB)
- 磁力1280P.全金属外壳.720P.片源.[6.62G]
- 电驴FULLMETALJACKET1987全金属外壳双语字幕HR-HDTVAC31024X576X264 (1.95GB)
- 电驴全金属外壳BD1280超清中英双字 (2.65GB)
- 电驴全金属外壳BD1280高清中英双字 (1.48GB)
《金甲部队/全金属外壳》下载地址
《金甲部队/全金属外壳》电影完整版剧情简介:
导演: 斯坦利·库布里克
编剧: Gustav Hasford / Michael Herr / 斯坦利·库布里克
主演: 亚当·鲍德温 / 马修·莫迪恩 / 文森特·多诺费奥 / 李·厄米 / Kevyn Major Howard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美国
语言: 英语 / 越南语
上映日期: 1987-06-17
片长: 116 分钟
又名: 金甲战士 / 金甲部队 / 烈血焚城
IMDb链接: tt0093058
全金属外壳的剧情简介 · · · · · ·
越战期间,美军大量征兵。大批年轻人应征入伍,在新兵营接受“残忍”的训练。“傻瓜”比尔运动神经不发达,常常犯错而连累所有人一起受罚。“小丑”(马修•莫迪恩 Matthew Modine 饰)奉命帮助比尔,但比尔还是老犯错误,连累其他人。大家忍无可忍下打了他一顿,比尔从此变得精神恍惚,在新兵营毕业前夕枪杀教官后吞枪自杀。
“小丑”随后分到了军队新闻组。他在采访中看到了当时的同伴们都已经变得麻木、残忍。一次,“小丑”随“牛仔”执行任务时,遭到越共狙击手伏击,“牛仔”亦不幸中弹身亡。众人经过一番搜索,击伤了狙击手。“小丑”发现狙击手竟是一个年轻少女。有人提议留下她挣扎而死,“小丑”在少女“杀了我”的哀求声中,扣下了扳机。
《金甲部队/全金属外壳》下载观后评论:
三点想说。一,所有战争片的内核都是反战,它们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在遭受最大痛苦时最真实的反应,它们让我们记住:绝大多数战争的存在是反人类的,是冠冕堂皇的,是草菅人命的。二,人的双重性,在影片中的具体体现是Joker头盔上的“Born to kill”与和平徽章二者形成的鲜明对比。人们在一定环境的塑造下,会放大自己在掌控别人生命时所感受到的快感,但在某时也会受到良心的呼唤(是否与生俱来?),这二者是如此矛盾,所以人性同时具备阴暗和光辉两面,是很难让人理解的。三,自由,好一个冠冕堂皇之词!
背景放在美国越共战争。作为战争纪录片来看十分优秀。 开头结尾两段段落式故事,印象深刻,且有关联。 笨蛋比尔是海军陆战队中被欺凌的弱势群体,也是战争的变相牺牲品;越共女孩,花样年华,成为了出色的狙击手,却也死在战争的枪声下。 这帮陆战队训练营出来的同行战友们,训练有素,甚至于人性也被驯化了。唯一不同的是男主角,还存留着善恶的明辨能力。 不足之处是第一段叙事太过平实单调,第二段剧情偏向惊诧观众,戏剧性十足,前后不连贯。 btw: 本片歌单备受好评。
两段式电影。前半部分拍得十分有趣,库神对人物逐渐癫狂的精神状态拿捏得十分精准。厕所戏无论是打光、表演还是镜头语言都极为出色,毫无缺陷。后半部分更为散漫一些,几处“伪记录”段落拍得很好,戏谑感很强。战争场面过多导致库神一贯擅长的人物精神描写变得些许单薄无力,不过还是非常赞叹于库布里克惊人的场面调度和片子将各类stereotype戏谑地融合到严肃反战主题的能力。(库布里克真的是能把所有类型的片子都拍成恐怖片...胖子士兵和越南女狙击手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
库布里克以两段叙事完成了对宏大叙事的颠覆以批判,前45分钟的军营规训戏码堪称经典,基于性别层面上的羞辱不仅作为训话的策略,也是精神分析意义上菲勒斯缺失的焦虑。因此,比尔枪杀了作为父权象征的教官,完成了对现有秩序的反叛。但这种反叛是在精神癫狂的基础上完成的,库布里克在塑造了系统性的悲剧后,又落回到体制内的小丑。作为价值怀疑者的小丑以审视性的目光揭示了越战的荒谬性,狙击手一场戏的节奏层层渲染,当小女孩惊愕的面孔入镜之后,战争神话最终破产。
电影里骂人不重样的教官就是军队中的教育班长(Drill instructor,DI)。DI训练新兵时地狱模式和不堪入目的粗话应该是真实的,因为DI的目的是让新兵从普通人变成士兵。在军队里似乎没办法用普世价值观去衡量,但经常在各种作品里也看到DI把新兵搞死的,反之也是。【joker对大胖真是温温柔柔,手把手穿衣穿鞋叠被子,可还是BE了】隔壁《锅盖头》似乎在尽力模仿这部经典,但似乎哪方面都没学到位。
前半部分在军营里面有点发条橙的风格了,战争对人的摧残是在人们抵达战场前就开始了的,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之下个人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后半部分到战场,回归到普通战争叙事的同时从战地记者的角度讲述战争,没有喜闻乐见的反抗集体反倒是在其之下的忍气吞声,牺牲理想主义为战争合理性找来种种借口,戴着和平勋章却仍旧born to kill,战地的摄像头很有意思,新闻照片电影种种媒介展现出的一面的战争。
影片中的战场不同,却不乏性格、命运相似。他们鲁莽、不顾团队死活,却又最终被证明水平专业、处事果敢。他们推动战事的发展,却又说明“命运无奈”的反战主角。没有他们,银幕故事无法构成;有了他们,英雄主义和牛仔精神,似乎比反战主题更抢眼。战争反思电影,用口味越来越重的战争场面,提醒观众反战。这样的“悖论”就像拆弹部队迷失在拆弹过程的快感之中成为战争毒品的牺牲品一样。
库布里克真就神了,啥类型都能拍,还都能拍好,并且拍成经典。新兵训练营那段可以在后续无数的战争电影里看到,火光冲天的那段也在《1917》里被模仿。后世所有的导演拍战争片,都该先看这部。人性在训练营中被压抑,流失,信念为“born to kill”。杀人机器第一个杀掉的就是把他塑造成机器的那个人。人性也能在火光中重现,胸前“和平”的徽章即为信仰。
开篇就高潮,感觉是一挺机关枪,一直突突突突到最后,精神紧绷到快断了。直到狙击手出场,一个两肩搭着辫子,干瘦的越南女孩,她神色狰狞地开枪,被击倒后在祈祷,痛苦地濒死挣扎,绷紧的弦突然就松下来。这种感觉很奇妙,你一直在等,等它断裂那一刻的痛苦甚至痛快,但没有,它就那么很不爽利地软下来,像高潮前一秒痿掉,无力和沮丧潮水一样覆盖了你。
看前半段我以为是步兵训练纪实,我丝毫没有感受到人性被扭曲,反而觉得老美这种训练目的性明确:战场上争取更多一些的生存机会。直到胖子异化,才明白它是反思之作。你被训练成杀人利器,居然并非为了捍卫,那当你的枪声响起,生命倒下,支撑你继续作战的信念是什么,难道只有内心对杀戮的狂热,还有训练场挥之不去的训练口号吗。突然很难过,哎……
导演似乎意在探讨战争机器以及战争本身对人的异化。前半部压抑个性、贬低自尊、崇尚纪律和集体的训练,以及后半部教人以杀戮为荣,以杀戮为乐的越战战场。可战场到底是战场,无论装备多么优良的装备,有多么丰富的经验,生死只有一瞬。因此当武器碾压过双方士兵的生命,甚至原本坚信自身正义的士兵本身也开始质疑战争的意义,多么虚无的战争!
小时候在影视博览中看到这个片的介绍,感觉名字很拉风,是那种动作场面火爆的片子,等实际看后一头雾水,金属外壳在哪,敌人怎么就一个小女孩,让我嗤之以鼻。后来随着欣赏水平提高,才能欣赏到这种影片的水平。昨天又刷了一遍,感觉又看了一部全新的影片。熟悉的库布里克镜头,那个电锯家族教官年轻时还演过这个,变态专业户啊。
库布里克毕业 不是他最好的作品?前后篇章比较平铺直叙,缺了一些有机的化学反应/对仗/延续。喜欢关于人两面性的讽刺。主角从嬉笑着要做killer,到最后狰狞面目扣动扳机(打光好评!),童贞的终结。第一章的结局Pyle蜜汁像是对闪灵的自我致敬,论扭曲环境如何摧毁无辜个体,a common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