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岛的来信》下载地址
- 磁力硫磺岛的来信[简繁英字幕].LETTERS.FROM.IWO.JIMA.2006.『1080P蓝光』.VC1.DD.5.1.X265.10BIT (6.87 GB)
- 磁力硫磺岛的来信[中文字幕].LETTERS.FROM.IWO.JIMA.2006.『1080P蓝光』.VC1.DD.5.1.X265.10BIT (6.87 GB)
- 磁力CHD联盟.CHP@硫磺岛家书.LETTERS FROM IWO JIMA_HDDVDVC1-REMUX.1080P_DTS双音轨版
- 磁力LETTERS.FROM.IWO.JIMA.2006.JAPANESE.1080P.BLURAY.X264.AC3-ONE
- 磁力【硫磺岛家书】[美国最新万众期待战争巨片][DVD-RMVB.中文字幕]
- 磁力09.03.26.硫磺岛家书.2006.BDRIP.720P.X264.AAC.5.1.MKV
- 磁力硫磺岛家书
- 磁力LETTERE DA IWO JIMA - LETTERS FROM IWO JIMA (2006).ITA.ENG.JPN.MULTISUB.MIRCREW
- 磁力[硫磺岛家书].LETTERS.FROM.IWO.JIMA.REAL.DVDSCR.XVID-IMBT
- 磁力LETTERS.FROM.IWO.JIMA.2006.BDRIP.720P.DVD5
- 磁力硫磺岛家书.2006.简体中字£CMCT暮雨潇潇
- 磁力[下载库WWW.XZK.ME]硫磺岛家书
- 磁力LETTERS FROM IWO JIMA 2006.MP4
- 磁力[2007.04.20]硫磺岛家书(听译)[2006年度奥斯卡最佳电影提名](帝国出品)
- 磁力《来自硫磺岛的信》LETTERS.FROM.IWO.JIMA.BDRIP人人影视-WWW.YYETS.NET
- 磁力LETTERS FROM IWO JIMA (2006) [UKR,JAP SUB.UKR,ENG] BDRIP 720P [HURTOM].MKV
- 磁力LISTY Z IWO JIMY- LETTERS FROM IWO JIMA 2006 R DVDRIP 720P LEKTOR PL.MKV
- 磁力[硫磺岛家书]
- 磁力LETTERS FROM IWO JIMA 2006 BRRIP XVID AC3 ROSUBBED-PLAYXD
- 磁力ПИСЬМА С ИВОДЗИМЫ - LETTERS FROM IWO JIMA 2006.AVI
- 磁力硫磺岛家书£流氓兔
- 磁力LETTERS.FROM.IWO.JIMA.2006.HDRIP_[1.46]_[TEKO].AVI
- 磁力LETTERS.FROM.IWO.JIMA.[CARTAS.DESDE.IWO.JIMA].DVD-PAL.[WWW.DVDQUORUM.ES]
- 磁力LETTERS.FROM.IWO.JIMA.2006.720P.BDRIP.3XRUS.UKR.JAP.HDCLUB.MKV
- 磁力[硫磺岛家书].LETTERS.FROM.IWO.JIMA.2006.720P.X264.DTS-WAFHD
- 磁力CARTAS.DESDE.IWO.JIMA.(LETTERS.FROM.IWO.JIMA).[V.O.SUB.SPANISH].[TELESYNC].[ESTRENOSDIVX.COM].AVI
- 磁力[IMDB#198]硫磺岛家书[2006年美国历史剧情(BD)][日文中字](帝国出品)
- 磁力CARTAS.DESDE.IWO.JIMA.(LETTERS.FROM.IWO.JIMA).[V.O.SUB.SPANISH].[TELESYNC].[ESTRENOSDIVX.COM].AVI
- 磁力LETTERS.FROM.IWO.JIMA.2006.720P.BDRIP.3XRUS.UKR.JAP.HDCLUB.MKV
- 磁力【MUDUOBT】硫磺岛家书 BY 虫虫
- 磁力[硫磺岛家书].LETTERS.FROM.IWO.JIMA.2006.X264.DTS-WAF
- 磁力[硫磺岛家书].LETTERS.FROM.IWO.JIMA.2006.XVID.AC3.3CD-YESU
- 磁力LETTERS FROM IWO JIMA (2006) [UKR-ICTV,JAP SUB-UKR,ENG] BDRIP [HURTOM]
- 磁力硫磺岛的家书.2006.日语中字£圣城九洲客
- 磁力LETTERS.FROM.IWO.JIMA.2006.720P.BLURAY.DTS.X264-EBP
- 磁力LETTERS FROM IWO JIMA.MP4
- 磁力硫磺岛家书
- 磁力LETTERS.FROM.IWO.JIMA[2006]DVDRIP[ENG.HARD.SUB]-AXXO
- 磁力硫磺岛家书.LETTERS.FROM.IWO.JIMA.日语.2006.DVD.RMVB
- 磁力LETTERS FROM IWO JIMA 2006 720P BRRIP X264-HDLITE
- 磁力硫磺岛家书(日)£圣城RIYOO.归来
- 磁力1280P.硫磺岛的来信.蓝光720P[3.90G]
- 磁力LETTERS FROM IWO JIMA (2006) [UKR.AC3_5.1,JAP] HD-DVDRIP [HURTOM] BY RG
- 磁力LETTERS FROM IWO JIMA (2006) BDRIP-AVC [UKR, JAP] [SUB UKR, ENG] [HURTOM].MKV
- 电驴硫磺岛的来信.LETTERS.FROM.IWO.JIMA.2006.BD720P.日语中字.MKV (3.30GB)
《硫磺岛的来信》电影完整版剧情简介:
时间:2006年;地点:硫磺岛;事件:发现数百封藏于地下的信件。那是六十年前参加硫磺岛战役的男人们写给家人的书信,究竟这些没能寄回家的信上面寄托了些什么呢?1944年,太平洋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栗林忠道中将(渡边谦饰)来到硫磺岛担任指挥官,负责守住这道通向日本本岛的最后关卡。曾经留学美国的栗林中将在军中大力推行新政,明令禁止随意体罚下属,这些做法招来了守旧将领的不满,却为绝望中的士兵们带来了一线希望。栗林中将利用硫磺岛的地理特点设定出一套以拖延为目的的作战方案,在他麾下,有洛杉矶奥运会马术金牌得主西竹一中校(伊原刚志饰)、只懂正面作战的顽固派伊藤中尉(中村狮童饰)、刚从宪兵队调来的清水(加濑亮饰)、在妻子怀孕时出征日夜思念着家人的西乡(二宫和也饰)等等二万多名官兵,而他们将要面对的是拥有绝对制空权,人数近四万的强大美军。1945年2月19日,一场没有归路的血战拉开了序幕……主演:渡边谦 加濑亮,硫磺岛的来信电影高清在线观看、迅雷下载。
《硫磺岛的来信》下载观后评论:
东木老爷子今天过90岁生日,先说声生日快乐,不厚道地希望他还能多拍几部片子。他老人家已经是不朽传奇了。说回这部片子。首先,美国人一向喜欢解读别人家的历史,拍别人家的故事。但大部分情况下,他们甚至都不让别人说自己的语言。全片日语已让人觉得难得。其次,东木老爷子冷峻克制的风格,以客观视角给此片更添悲凉底色。他至始至终都没有陷入敌我泥潭、意识形态泥潭,没怎么贬低日方。另外我们可以发现美军不是救世主。敌人的东西他们也拿也抢,他们也不优待俘虏,他们武器先进,直接那喷火枪烧人……总之,算不上文明之师。法西斯打仗到最后打成执念了,集体自杀叫尽忠,这不就是懦弱吗?敌人打到跟前将领还一封封家书写得繁忙,内斗不断,命令压根没法传达。虽敌我实力悬殊,但可见他们一开始就没打算打胜仗,倒成沽名钓誉了。宪兵、逃兵、凡人
上级命令撤退,军官却要以无谓都牺牲来换气荣誉;因老友情谊拯救美军俘虏用完药品,最后却因自己没有药而自杀;一直对美军抱有偏见认为其是懦弱者和野蛮人,却发现他们母亲写的信和自己母亲写的一样;想要因对美军优待幻想而投降,却最终被美军杀掉俘虏;誓死保卫本土家乡,却无法对家人保持诺言;曾历下誓言的将军誓死所有战士牺牲,却有偷偷留下一名士兵作为归乡的希望。这是真实的战争,导演塑造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美国士兵,在上下级的纠葛矛盾中体现,不同军官面对惨败时候的不同态度,一个个人性和展露,那么真实那么贴合,就宛如是我们身边的人。这种刻骨铭心对每个人物剥离抽丝的解读让我感觉他们就是曾经的老友,而书信则传递给了我们关于战争的反思和人性的反证。
8.5. 第一次触动我是二宫和也饰演的角色安静地讲述自己的面包店被抢,身边的战友说那么你的妻子一定很难过吧,连丈夫也被抢走了。接着回到被征召入伍的场景,老年女性说至少你们得以延续香火…战争就是这样啊,无论战胜还是战败,那么多鲜活的生命不受控制地死去。影片快结尾,栗林将军说“很奇怪,我发誓要为家人奋勇战死,但一想到家人,我就舍不得死了”,真是令人感慨万千。影片不是黑白,但整体色彩饱和度很低,这个处理还是挺好的。配乐也很棒,是战争以外的声音。很少有好莱坞导演拍日军视角的二战片,但是看下来大家大概就会明白,战争是个体无法左右的罪行,国家投入的是士兵,可是他们来自于一个个家庭。啊,好有感触,我们究竟为谁而战呢?
其实我非常好奇这些日本演员是如何看待二战史以及如何评价自己出演的这部电影的,我想如果以“扮演其他国家的敌人”出一个专题采访应该会很有意思。战争最令人绝望的不是会战死,而是你明明知道肯定会输的情况下还是不得不去战斗,而在本片中更令人绝望的是连主动当俘虏还是没能苟活下去。日本的“玉碎”文化真的是糟粕啊,拘小节却不知大礼,完全的本末倒置。再过几天就是东木90大寿了,回顾一下他十几年前的战争片,选择拍一部纯外语电影,很好奇倘若让他来拍中国题材,他会选择什么样的命题呢?一样从普通士兵的视角出发,我想到成龙有一部《大兵小将》,当然可能不少人看到国产片就嗤之以鼻,其实大哥这部电影还是拍得不错的。
4.5,剪辑和结构布局上相对朴素,视角比《父辈的旗帜》更丰富。读美国兵家书的一段让整个片子有了普遍性,在主题上也将两部片子缠绕起来。喜欢东木把“坚守正义”这一点根据两边的不同立场做出区分,但最终双方都守住各自的道了吗?渡边和nino这两个角色的信念来源实际上是相反的,nino的信念源于家人,渡边则是国家。最利于解读的方式是把讲同一件事的A面B面同时了解,比如有些日本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美国人也不全都优待俘虏。评论里讲到的值得思考,在当时日本人对战争的全民狂热到底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东木对于硫磺岛驻军的刻画是否只是事后诸葛式的“反思”,和当时日本国民状况的匹配度又有多少?
先有家,后有国,有了国,才有家。战争打到后期,我想,那些狂热的日本群众应该早就成了炮灰,还能活着的普通大头兵,又有几个是军国主义狂热分子呢?看到这些日本兵死前的期望,也只剩下希冀自己的牌位能在神社被人祭拜,回想起我去过的英雄纪念碑,公墓,无一例外都是仿佛在周围人眼中是不存在,何等悲哀啊。我觉得这是和血战钢锯岭一类的片子,对战争的反思和人性的探讨远超1917,希望那个不忍杀狗的少年清水来世不再做日本人吧。撇开一切,日本人也是非常适合做朋友的,只可惜,一切都撇不开。谁希望打仗呢?政客的棋盘罢了,2020,希望和平,就算打起来,我的所学,应该也能帮到一些人吧?
这次战争就是一次自我矛盾的命题:永远要做对的事,因为那样做才是对的。不论是美国人问日本人“你那样做是因为那是你的信念还是国家的信念”,还是日本人问自己“我们应不应该把这座岛拱手让给美国人”,最终的答案都不能令双方满意,在反思战争究竟为何的同时,东木加深了它在普通人物身上留下的印迹——在片中双方的实力对比下,日方别说撑五天,我觉得大概五个小时也撑不到,可日方现在还有人抱着玉碎的心理来看待这次战役。在东木同一年上映的两部电影中,这大概是《硫磺岛来信》比《父辈的旗帜》要更深刻的原因,能离开立场来审视这样的问题是一件伟大的事。
从战争发起国角度展开叙述的二战影片不多,《我们的父辈》算一个,本片算一个。这种视角最适合传达反战主义,我们能够看到,发起战争的国家并不能从战争中获益,他们在战争中最终收获的与那些被他们侵略的国家一样,就是鲜血、死亡以及无尽的痛楚。这对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国民都是一种警示:政客不应仗着国力强盛就穷兵黩武,国民更是不该被极端情绪冲昏头脑鼓吹战争,因为一旦开战就必然会造成剧烈的反噬,而这种反噬最终作用的对象,就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国民。东木作为一个老派的美国导演,竟然如此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战争中的日本士兵,属实惊艳了我。
看的时候想了很多,我讨厌战争,也讨厌政治,所以从来都不想要去主动了解他们。总说正义之战,事实上根本没有完全正义的战争,这种恐怖又疯狂的漩涡,卷进去怎么还能保持正义呢。有时候想,鹰派消失掉就好了,可是你失去了鹰,别人鹰你的时候又怎么办?无解的,因为不可能世界上所有的鹰派在同一时刻消失,或者世界上能唯独残存下一个主体。就算可以,消失了,不会再从别人身上重生,卷土重来吗?那些膨胀的欲望,和寻求和平的软弱,归根结底都是人,是人的两部分,是人好几部分中的一小部分。没有办法的啊。
抛开民族感情不谈,硫磺岛防御战是一个奇迹,从珍珠港,中途岛之战,血战钢锯岭再到父辈的旗帜,记录日美太平洋战争的电影很多,但少有像硫磺岛家书这样从日军角度拍摄的电影。从小学二三年级上作文课听老师讲kamikaze的故事起,便对日本的民族性产生了好奇,一方面能打出在硫磺岛守三十多天存活率不到百分之五的战绩,将玉碎精神发扬到极致,另一方面却又在投降后对美军夹道欢迎极尽跪舔之事,甘做忠犬至今。菊与刀里阐释的崇拜强者只是其一,更多的我想还是日本人森严等级制下产生的矛盾与压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争年代,一封家书弥足珍贵,无论是美军还是日军,首先每个士兵都是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战争扭曲了人性,但是每个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牵挂,下到士兵抱怨修建工事的不满,上到指挥官略带温情的手绘,以及被俘美军士兵的母亲的期盼,“坚持正义就是真正的正义”,都触及到了内心。片中印象深刻的几个片段:(1)鸣空枪没有杀掉狗的士兵(2)对待失利不同态度的大尉和指挥官(3)栗林在美国晚会上对宾客问题的回答,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对战争的思考是永无止境的。
一场战争,两个视角,结合父辈的旗帜风味更佳。硫磺岛是日本防御圈重中之重,双方参战士兵都知道自己大概率会死,必留遗书。栗林忠道在他的日记里写硫磺岛失守早晚之事,这是必输之战,不过战略是一亿玉碎,能耗死一个买军耗死一个,于是直接抢滩战挨打装死,趁敌人放松警惕打纵深战跟地道战,战略有效。很惨烈,完全自杀防御,双方伤亡4w人,买军不玩了直接扔原子弹了。不过就整个二战来看还是小场面,比苏德之间绞肉机大战相距略远,短短4年光毛毛子就死了两千大几百万,军人加平民,巨场面。
完全没有歧义的一点应该是片子的配乐“letter from iow”的确很棒,这是太阳照常升起之后我觉得最好的电影配乐了,谈到这个片子的主题没有办法不聊聊立场问题,我承认美化过度,我也承认栗林忠道旗下的这支部队在亚洲犯下的滔天大罪,同时我并不觉得“这是战争”可以为他的野蛮行径开拓,但我依然要说一点,在这个抗日影视剧野蛮生长的时代,“矫枉过正”或许并不是百分百的错误,哪怕能为人们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也是好的,哪怕这个视角不客观,过度美化。至少它有它存在的意义